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注重心理照护和精神抚慰医务社工为患者
TUhjnbcbe - 2023/3/20 21:01:00
卤米松乳膏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217/4338977.html

年,医院成立了社会服务部,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社会服务工作人员。一百多年后,医院已拥有或着手打造专业的医务社工,为患者治疗和康复注入“心”力量。江苏医务社工行业发展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瓶颈制约?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调查。

以心换心,

传递不期而遇的温暖

医院的病房内,骨肉瘤患者小微(化名)认识了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医务社工*茵钰。与其他“白大褂”不同,*茵钰会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她,和她聊天,说各种开心的事。润物无声的关怀让小微逐渐对*茵钰放下了戒备,也第一次对这个陌生人敞开心扉。

几年前,小微在高考前突然发病,在经历了误诊、康复再复发、父母卖房治病等一系列变故后,这个心思敏感的女孩觉得自己成为家庭的拖累,加上药物的副作用,开始失眠。当*茵钰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出现在小微的生命中时,如一道光,点亮了小微的心房。

“生病多年,她想要的是寻找人生的存在价值。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她实现梦想,战胜病魔、带癌生活。”*茵钰说。

*茵钰和小微一起制定“工作计划”——利用绘画特长,记录日常生活,学习视频剪辑技术,把自己的作品做成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上。通过网络,小微得到了更多鼓励和支持,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精神不断好转。

在小微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有这样一个视频是专门送给*茵钰的。她在视频中说:“在医院我几乎不认识什么人,但是认识了你们,我就感觉自己有了依靠。”短短一句话,让*茵钰真切感受到医务社工这份职业的意义:“我们不要忽略社工介入时所产生的点滴作用。这些点滴作用有时看来虽然微小,但可能为服务对象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和健康照顾有了更为多元的需求。健康医疗服务不再局限于“看病”本身,身处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患者有时更需要心理照顾和精神抚慰。医院的医护人员因为更需要专注于医术,少有时间在临床工作之外充分满足患者和家属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务社工应运而生。

早在年,江苏省卫健委就印发了《江苏省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医院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截至年底,医院、医院等20余家省市医疗机构已成立独立的社会工作办公室,省内开展医务社工服务的医疗机构有余家,医务社工及志愿者达到1.5万余人。医务社工与医生、护士、医院专职人员组成专业协同体,正在成为医疗机构提升服务品质不可或缺的部分。

了解导医需求,帮助挂号,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取药,给卧床的病人释疑解惑,帮助他们传达不方便问医生的问题……这些都是刚成为医务社工半年的徐洁最普通的工作日常。由于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行业,徐洁总会被提出各种问题。“医务社工是不是和普通的志愿者一样?你们帮助我们,需要收钱吗?在这些简单的事情中,如何体现出医务社工存在的必要性呢?”这些问题,曾一度打击了徐洁的工作积极性。但随着工作的展开,她有了更多底气。

“我们会一遍遍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我们是谁,并告诉他们我们的服务是无偿的。”徐洁说,刚开始接触患者时,一切都从陪伴开始。“我们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和社会资源,在陪伴过程中,我们与患者及其家属逐渐建立起信任。信任,是医务社工工作的基础。只有产生信任,我们才能够了解到患者的真实需求,依靠自己手中的资源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医务社工的作用不可小看。”在医院社工部负责人王守慧看来,医务社工需要参与医疗团队查房,与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共同组建跨专业合作团队,发现并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重心理照护和精神抚慰医务社工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