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让信息技术课堂“翻转”出高效率
【摘 要】个性化学习,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逐步进入到了一个改革的时期,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让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本文首先简要的阐述了应用“微课”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中国论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应用
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操作性特征的课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开展基本处于“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的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细节较多,学生将难以在短时间内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加之我国各地的中学在信息技术课的课时设置上都较少,所以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学好这门学科。那么,为了让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我们即可以将“微课”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其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不会再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明显更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一、应用“微课”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式学习
从整体上来看,“微课”内容设计的出发点主要是以学生为主的,其来自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学生的兴趣,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因此“微课”的设计很多时候都考虑到了如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式学习提供便利,这俨然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束缚,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对学习的时间、内容作出自主性的选择,并实现与他人的协作式学习。显然,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的质量都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类知识即是组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两大要素。众所周知,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都是比较乏味的,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性都较低,这很难让学生将书本知识有效的转化成为自身内在的知识。而“微课”的应用即能够以简洁易懂的语言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描述,而学习的知识点也不会太散、太多,更加重视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显然,在学生学习质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效果俨然也将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
(一)课前
复习,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能够为新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则可以通过“微课”的应用来实现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针对于内容丰富、涵盖信息量多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很多时候要想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俨然是具有较大困难的,那么通过“微课”的应用来创设出适当的教学情境,即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然而再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比如在“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以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动画,以此来让在生动的情境中感受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让学生认识到信息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二)课中
对核心知识的梳理是任何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而通过“微课”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听觉、视觉以及触觉等的充分调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知识,最终更好的接收知识。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对“微课”的应用来实现对零散知识点的串联,构建起知识络图。比如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种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思路来学习,这必然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加清晰的思维,对知识点的树立也更加容易。
(三)课后
互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即可以通过“微课”的应用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与学生不仅能够进行异步交流,也能够进行实时同步交流。这样的过程将让“教”与“学”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自由化学习效果。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即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微课”的应用来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进行查漏补缺。比如在“演示文稿”一课的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即可以通过“微课”的应用来实现对学生学习记录的了解,并深入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此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微课”的应用来将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即可以通过“微课”来反复观看视频,从而实现对演示稿制作过程的牢固掌握。
三、结语
总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微课”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具备了极为广阔的前景。由于具备了较强的针对性,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也更加的详细,所以“微课”的应用必然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理应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汤辉.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浅析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5.13:182
[2]孙月圣.中小学微课热的追问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5.04:42-46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