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强迫症/焦虑症某些时刻有点难熬,能不能有一些中和的退路?
答:是的。没有沾染上之前,于顺境中我们或许可以创造各种人生退路与活法。沾染上症状后我们基本没有退路可言,也不能有退路,只能康复,也必须走向自然康复。人们总不能在心中默默喊冤焦虑强迫一辈子。我们不好战,但必须弄清楚焦虑背后的魔*把戏,而后打破能量内耗僵局,主动拓宽神经回路,持续增加耐受力它是安全感的唯一保障。
韩哥,这个是持久战呀?狗娘养的太他妈磨人了!
答:如果焦虑已经叠加了一阵子,还没有找到平衡的切入口,那么躯体症状可能暂时会比较痛苦,在这般基础上康复过程也注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幸福持久战”。打个比方,就让我们把强迫症背后的主人叫做“小我”吧。这个家伙被心魔(深层贪嗔痴)附体利用后,总把灾难性联想当成它的暂居地,自己和自己玩,短暂的心理安全防御满足后又在寻找新的迹象,周而复始,欲求越来越大,对确定性的渴求越来越疯狂,越来越无法满足,大脑神经感觉阈限值越来越低,耐受不确定性能力空间持续萎缩,最终导致“现实自我”痛苦不堪。
幼稚扭曲僵化的“小我”已经被心魔奴役当下它是心魔派来的说客,它的目标是希望这个“现实主人”慢悠悠的内耗而死,这个节奏它把控得非常之好,就像蛛网一样,背后构成的结构是死亡恐惧幻化欲望编织而成的网笼,死死地连接在一起,要想打破,不是一朝一日的决心,而是毛泽东思想的论持久战,能屈能伸,一张一驰不怕一时的困难,但坚决不中计······亦是“新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正确的能力建设优化,以及尽可能在此时此刻同时避开所有陷阱,久而久之你就会知道你的“小我”是如何运作,如何操控你的。而你要做的就是获得新认知行为疗法的完整提示,而后每天都要进行矫正性体验,彻底避开小我的诡计与错觉,历境破境验心。值得反复提醒的是,只避开一个两个陷阱是不行的,要全部避开,才能因为坚持而看见曙光。
韩非老师,听说你是过来人,然而当下你每天接触各种症状故事会不会被带进去?
答:过来人,没有错。我青春期体验过非常糟糕的强迫观念,因缺乏恰如其分的心理学常识,原本微不足道的担忧不断被强化与泛化,一度打算放弃学业,几乎从早到晚念头不停歇,焦虑难耐,我在成年前就学会了烟酒,只为转移消弭躯体难受。心路历程,一言难尽。可以参考《走出焦虑风暴》。-年我在几个心理论坛当版主,留下了一些心得文字;年取得咨询师资格,出道。一些网友可能还保存着我的一些分享讲座,在新浪UC当下且经过10年的人生沉淀与工作历练,我更加确信树干结疤的地方会变成整根树干最坚硬的部位。
朋友们,好了就是好了,没好就是没好。真正的康复者是不会再被“传染”的。因为他如果已经彻底康复,必定说明他不仅有能力充分回应焦虑,且对焦虑这个精神现象已经具足相对平等心与破斥力。潜意识已经不会再把它们当成是精神累赘而加以防御。因此听到他人还在被症状所缠绕时,也是类似的平等心,平常心。已经不具备被诱惑的某种内因条件。
一些体验者看到一些网友负面症状还会感觉到不舒服或排斥,即说明他的康复还只停留在相对肤浅层面的接纳中。并没有完整历经破境验心,因此有可能还会受不良暗示。
而有的人会好得比较彻底,已经不容易受暗示,我认为他们不论是认知还是行为层面,他们对症状背后的拉扯把戏之患得患失已经基本磨光了,原发焦虑已经转化完毕,那么接下来拿什么去害怕呢?内奸内魔已经无计可施,妄念就很难再里应外合。不少人康复后即便偶尔生活中遇到无常或困难,也不会成为强迫症复发的理由。他们依然对自己曾经在逆境中的真实体验充满自动化的信心。
一位智者曾说,“我失去中心的时间与我旁边的人一样,我只是回来得更快而已。”
读者们,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是你跟这个“原发焦虑”之间的关系让它成为了问题而后因为持续错误的内在心理动作与九大行为盲点,把问题推向了高潮。
部分强迫症体验者都比较聪慧且偏执。对一些体验性的东西容易自我中心化,似懂非懂,并不完全愿意静下来认识一番,有时候明知道依靠自身能力体系已经无法获得持续性成长,依旧容易自动化一边油门一边蜻蜓点水式刹车,似乎保留点焦虑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一样。
只要方向正确,彻底避开维持与加重症状的所有因素,缓解是必然的,既然能够缓解就能够持续缓解。迟早都要超越。顺道者昌。
康复是唯一的选择,我们没有更好的退路。
指导师(韩非):过来人。《走出焦虑风暴》作者,中科院心理教育指导师资格,年注册咨询师,焦虑类障碍知名心理指导师,新认知行为疗法推广者。多年来已协助数批来访者遵循自己的速度与脚步较理想的达成了夙愿。(职业生涯为打开见地,接受过多种心理学疗派的系统研讨会,涉猎诸法,化繁为简-整合出最适合慢性焦虑障碍自助的“新认知行为疗法”。)更多慢性焦虑障碍与强迫类焦虑障碍调适随笔,可参考作者订阅号:kong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