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你真的知道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吗
TUhjnbcbe - 2023/2/1 17:16:00

曾经听过一位学心理学专业的人说,他常常被别人问“我站在你面前,你是不是就知道我在想什么?”“你应该会催眠和解梦吧?”“心理学需要做实验吗?不是观察人就好了吗?”

面对这些问题,他只能苦笑。其实,对于不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或多或少都会对心理学有一些误解,只从“心理学”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它。

而基思·斯坦诺维奇的《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就是想让大家了解真正的心理学,破除大家通过大众媒体而获得的错误的“心理学”印象。

其实大众通过媒体了解到的“心理学”,阻碍了他们对真实的心理学的了解,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心理学是什么样的,不妨翻开这本书,探个究竟吧。

01:“常识”是心理学吗?

你是否感觉到,身边的人总是用民间谚语或者“老人说”来总结一件事?通过耳濡目染,下次你遇到这种情况,也会用这个充满“智慧”的“常识”话语来感慨一句。

比如“三思而后行”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有“欲速则不达”和“时不我待”。

慢着,看着这几句话,你有没有感觉到一丝不对劲?是的,每一对谚语都是矛盾的。

当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做一件事后,会说“三思而后行”;当我们快速决策时,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我们缓慢进步时,会说“欲速则不达”;当我们想拼命向前冲时,会说“时不我待”。

面对同一件事,出现不同的行动和结果,我们总是能找出一句“常识”来总结它。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心理学,但其实它属于“事后诸葛亮”。

心理学和它的区别在于,心理学是来预测行为的。“常识”是不可证伪的,怎样的结果它都能解释得通,而心理学恰恰具有可证伪性。

02:什么是可证伪性?

心理学是科学,而科学只研究可解决的问题。“可解决的问题”是指“可检验的理论”,确认这个理论可检验的方法的就是确保它是可证伪的。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理论用词是非常模糊的,预测是很宽泛的,怎么都能解释的通,仿佛它能解释一切可能性,那它就是不可证伪的。

例如,我们站在路边,对朋友说:“我们打*,下一个经过我的人,年龄肯定在岁以内,就算我赢。”朋友肯定不干,这个预测几乎是不可证伪的,也没有什么意义。

生物学家斯图尔特·法尔斯坦曾说:“我们应该对科学有信心,不是因为它永远正确,而是因为我们有可能证明它是错误的。”

科学进步的顺序是:理论-预测-检验-理论修正,它是一个逐步修正的过程,为了得到一个无限接近真理的结论,而不是认定现有的理论就是真理。

如同《学会提问》这本书中说到的弱势批判性思维,它是指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信念。但是现有的信念很有可能是错的,现有的理论也很有可能是错的,或者并不完善,我们需要的不是维护现有的信念和理论,而是不断寻找更好的信念和理论。

批判性思维也是《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的作者,通过这本书想传达给我们的东西。

所以可证伪性对科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说明一个理论有用,它做出的预测就必须是具体的,哪怕发生了预测之外的事,我们也可以去修正这个理论。

03:你以为的因果也许并不是因果关系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比较颠覆我的固有想法的知识,就是相关研究中的第三变量。

因果关系我们都知道,在数学中,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原因就是自变量,它可以变化,而结果对应因变量,它随着原因(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在相关研究中,事情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两个最大的问题:第一个是方向性问题,谁是因?谁是果?有时候我们以为的因果,其实是反过来影响的;第二个是存在第三变量,导致另外两个变量之间产生误导性关联。

第三变量很容易被忽视,导致我们找错因果关系,将两个因素关联在一起。而其实这两个因素表面看似相关,实际却是因为它们与第三变量相关,本质并不是因果关系。

在实际的研究中,亦或是查看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因果关系是对的吗?

《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不仅破除了大众对心理学多年来顽固的偏见,也更是深刻阐释了它作为一门科学,是什么样的。而不是让我们仅仅将对心理学的认知局限于佛洛依德,它是一门更宽广的学科,也是一门值得深入了解的学科。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真的知道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