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共读一本书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礼赞国庆 https://m-mip.39.net/zjft/mipso_8263830.html

01

01

从众(conformity)

文编辑/袁美

录音/袁美

文章为教师们读书真实感受

从众心理

——尚娟

听了从众心理的表现,我便回想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大街上,如果有人围在一起,我们就想去看看;如果有很多人排队去购物,我们就会认为这个货品自己也要购一份。就拿新冠疫苗接种这件事儿来说,开始接种比例并不理想,但是当大多数人都重视接种疫苗这件事儿之后,大家也就强烈要求接种了。再有,网络购物,如果好评如潮,大家也会觉得买得放心。

人都有从众心理,小学生也不例外。如何把从众心理运用到教学中,让它为学生的学习和习惯养成服务呢?下面是我的思考。

第一,营造勤学奋进的数学学习氛围。对那些努力学习的孩子加大表扬的力度,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能向榜样主动学习的孩子要跟进表扬。久而久之,就会营造出较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引导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正确的做法,及时肯定;错误的做法,帮助分析危害。让学生趋利避害,形成较佳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班集体中正确的舆论。

第三,教师率先垂范,引领优生及模仿力强的学生,逐渐对端正学习的态度。

在新的一个学期里,我会尝试运用学生从众的心理,不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SUMMER.TIME.

从众效应下的教育启示

——刘俊杰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对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这种“随大流”的现象恐怕在每个老师和学生身上都曾经发生过。在教育教学中,从众效应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中张子乔同学的例子就是受了从众效应的负面影响。为了迎合班级里的其他同学,而自暴自弃,放弃了学习,和其他同学一样:在课堂上看小说,上课时间把耳机塞到耳朵里听MP3……这样虽然变得合群了,找回了朋友们,但这并不是一个学生应该做的,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从班级整体入手,教师先表明态度,规劝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对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有惩戒措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学习。当班级整体风气有所改变,即使还会有个别不学习的同学,但他们不敢再将“势力”扩大,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其实从众效应还有积极的一面。在我代班的时候,当学生们在上间操时大部分同学都站的笔直,只有个别同学乱动时,我没有点名说某某同学你在乱动,而是会提醒道:全班站的都特别直,没有乱动的现象,但只有一名同学乱动了。当乱动的同学听到我这样说后,他会立刻站直自己的身体,并且不会再乱动。这就是从众效应的积极影响。他不想做班级中的例外,想向其他人一样站的好。多利用这种提示的方法,能够将个别表现较差的同学牵引到好的方向。

从众效应每天都在发生,作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利用好学生的从众心理,将学生们引导到更好的方向。

SUMMER.TIME.

《从众》读后感

——孙碧莹

看到本书的题目《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我以为书中会是许多晦涩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心里还不由得有些畏难情绪。但读了作者本人写的序言后,我才发现:作者想要通过本书让我们知道,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现象的发生和解决方法,是可以用心理学上的理论去解释的。我想,书中一定会有许多实例能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很大的帮助。

怀着期待的心情,我读了“学习”模块的第一个心理现象——从众。“在心理学的定义里,当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时,其理由并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为团体里的其他成员都这么做,这样的现象就叫做‘从众’。通常是个体在实质或想象上,感受到团体的压力,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而表现出符合团体价值观的意见或行为。”赫伯特提出,发生“从众现象”通常会经历顺从、内化、认同的过程。在生活中,“从众”行为比比皆是,在面对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时,这种行为更是随处可见,比如老师在提问学生一个易错题的答案时,大多数“掉进陷阱”的同学会高喊出自己的答案,当老师的目光一一看过去,会发现个别同学的眼神不一样,进一步询问时,这个学生却给出了和大家一样的答案。我相信他在解题时结果未必与大多数人相同,然而出于对自己答案的不确定等原因,让他最终相信团体的意见。

我们在探讨“从众行为”时,也常常带有一些贬义在其中,认为这是一种不自信,甚至可以说是盲目的跟从。这只是“从众”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但如果能够正向利用“从众”,从多数人入手,让多数人发挥影响力带动少数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就像书中所说:“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带领学生。”比如在班里大多数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时,要对这部分同学及时有效的进行鼓励,不是简单的说一句“对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提出表扬”,而是能有理有据针对性的表扬,让这“大多数”的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