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能够洞察人的喜怒哀乐?那还有比这方法靠谱来“读心”吗?主观的情绪能通过具体检测值来量化吗?
受欧洲第二波疫情影响,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于年9月22日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来自德国巴特梅根特海姆默尔特海姆糖尿病研究院的LilliPristrroth的研究内容。
情绪总是难以捉摸,别说女人的心思难猜,但凡是个孩子,心情也总是阴晴不定……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水平似乎与血糖水平多少有些联系,但这种预测真的准确吗?这一期会议报道小编带您跟着LilliPristrroth一起探讨这种“读心术”的可行性。
LilliPristrroth的展示
以往,针对情绪与血糖水平的研究大多都是基于过去两周内产生的消极情绪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分析。而此次,LilliPristrroth等研究人员通过动态血糖监测(CGM)收集了患者血糖数据,并使用生态瞬时评估法(EMA)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评估预测,更实时地分析心理与生理状态之间的联系。
用血糖预测情绪,他们做了一项试验!
在此之前,血糖水平是否能反映患者即刻的情绪和精力水平尚未有明确结论,此次研究人员首先假设了血糖水平和情绪相关性,尤其是当CGM监测到血糖持续处于低水平状态。
在DIA-LINK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主观情绪和精力水平进行评估,并通过检测到的血糖值来进行预测。在DIA-LINK研究中,名装备了CGM的T1DM患者通过智能手机来进行调查反馈,研究人员使用EMA对参与者生活行为进行评估。本项试验的参与者均为年轻(38.6±12.8岁)、血糖未达标(HbA1C8.7±1.9%)的T1DM患者,而PAID和CES-D分数也作为入组条件之一。
表1样本人群特征
参与者根据不同的痛苦和抑郁程度被分为四组,在研究的前18天中,参与者每天对自己的情绪和精力水平进行四次评分,评分范围从0(非常差)到10(非常好)。研究人员提取每次评分前90分钟内的血糖数据,并记录各时间段内的以下参数:
平均血糖值
血糖处于正常值范围的时间(70-mg/dl)
血糖处于低血糖范围的时间(70mg/dl,55mg/dl)
血糖处于高血糖范围的时间(mg/dl,mg/dl)
连续血糖值平均绝对差(MAD),作为短期血糖波动的标记
接下来,研究人员使用多层回归分析对参与者血糖参数与后续的情绪及精力水平进行分析。参与者每日平均血糖参数值作为分析对照,并进行自动校正,参与者是其中嵌套因素之一。研究进行的18天里,研究人员使用EMA评估收集到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评分数据,并记录下对应时段的血糖值(表2)。
表天中EMA与血糖水平
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随着一天的时间变化,参与者的情绪值逐渐上升,而精力值则在中午过后逐渐呈现初降低趋势(图1)。
图1每次评估前90分钟内的血糖值
心情好or心情坏,血糖先知道
进一步使用使用多级回归分析发现(表3):情绪和精神状态与血糖水平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以下几个因素可以预测即将出现的“好心情”:
较低平均血糖值(p=0.)
长时间处于正常血糖水平(p0.)
较少时间处于低血糖状态(70mg/dl;p=0.;54mg/dl;p=0.)
较少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mg/dl;p=0.;>mg/dl;p=0.)
而出现精力充沛的精神状态则往往与这些因素相关:
平均血糖值较低(p0.)
长时间处于正常血糖水平(p0.)
较少时间处于低血糖状态(70mg/dl;p=0.;54mg/dl;p=0.,图3)
较少时间处于严重高血糖状态(mg/dl;p=0.;>mg/dl;p0.)
但MAD与参与者的情绪水平和精力水平都不具有明显相关性。
表3评分前90分钟的血糖水平图2精力水平与血糖<54mg/dl的时长
尽管本研究通过90分钟内的血糖水平预测了即时的情绪和精力状态,但LilliPristrroth表示该预测主要与正面情绪、精神状态相关,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血糖控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未来还需要针对抑郁、痛苦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分析研究,探讨出为何消极情绪降低了血糖参数的预测能力的原因。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本文作者丨Amlia审核
主治医师徐乃佳责任编辑丨泡芙版权声明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End-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