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关于子女教育,生活中总是有两种对立的教育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和网上各种现代教育心灵鸡汤的对立。在所有的“鸡汤”中,正面管教大概是最大的那一碗。两种教育理念冲突的核心是“能不能惩罚,能不能打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
我发现,如今,不少年轻父母间的矛盾冲突很多是源于教育观念的冲突。轻则吵架,重则危及婚姻。
作为老师,我常听到某些家长说:“我孩子长这么大,我都不舍得揍;你老师凭什么打我孩子?我孩子来学校是来接受教育的,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挨打,挨揍的!”
当然,我也常听到某些家长向我嘱托:“对我孩子要严格一些,必要的时候可以揍他,我完全支持。”
我常听不少年轻的父母说:“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愚昧!教育孩子还只知道动手打。打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打是最愚蠢的教育。”
当然,我也常听到一些人的深情告白:“真要感谢我老爸当年的‘棍棒’,要不是他老人家当年狠狠地揍我,我绝对没有今天。‘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老古话是有道理的。”
就我个人而言,从小孩出生到现在,我和孩子她妈的家庭冲突80%以上是育儿理念的冲突。我以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虽然有点偏激,但是能流传几千年,一定有其合理之处。我深信,人性是天使和野兽的矛盾统一体,对于人性的弱点、兽性就应该用“棍棒”狠狠地教训。因此,我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确是唤醒人的,但对于人性的弱点,就得狠狠地用“棍棒”惩罚。一言蔽之,教育就是该唤醒时唤醒,该呵护时呵护;该惩罚时,绝不能手软。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相结合才是完整的教育。
但是,孩子她妈不这么认为,她嘲笑我大学白念,书白读了,脑子里全是封建的教育观点。她不停地把网上的教育类文章发给我,让我学习。结合她发给我的那些文章和她的言论,她的教育观念大概可以归纳为两点: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如果你生气了,你就输了,你的教育就失败了。二、孩子很早就有叛逆期,必须正面管教,不能惩罚。其核心概念就是孩子必须正面管教,不能惩罚。
正面管教概念很多
这么多年以来,我和孩子她妈不知道吵了多次架。无论怎么吵,无论怎么沟通,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一两年来,孩子她妈越来越管不了孩子。她用尽了网上的那些教育方法,耗尽了耐心,也管不了孩子。她开始怀疑网上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因此,这一两年,我们因孩子教育而吵的架明显变少了。
前不久,学校请来一位正面管教专家给我们进行校本培训。她说正面管教源于美国,但目前中国的培训市场最大。正面管教有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有计划地培训,才能真正掌握。
我想,孩子她妈读到的网上教育鸡汤大概多数是信奉正面管教的人写的。既然正面管教在我国有这么大的市场和支持者,我想进一步了解一番。
原来,正面管教创始人是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尼尔森,它的理论基础是阿德勒心理学。自年出版《正面管教》一书后,被翻译成16种文字,在全球销量超过万册。如今正面管教培训已成庞大的市场,其课程体系也非常庞大。
百度百科这样概述“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们将通过正面管教家长工作坊帮助家长学会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被信奉者称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有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我的“棍棒”用多了,伤害了孩子,是不是孩子她妈发给我看的那些教育鸡汤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理性和常识告诉我:那些文章是正面管教理论和对读者心理迎合两者相结合的产物。那些网络教育鸡汤写手是了解一些正面管教理论或其它一些教育理论的,但是他们为了让更多地人阅读他们的文章,有意迎合很多不愿意惩罚孩子的父母的心理,将一种理论片面化,绝对化。于是就出现了“只要你生气了,你就输了,你的教育就失败了”之类的鸡汤式观点。教育是要有耐心,但该“金刚怒目”的时候,就得“金刚怒目”,否则你不舍得教训孩子,孩子走上社会后会接受沉重得难以承受的教训。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不胜枚举。
以下是我根据常识对正面管教、网络教育鸡汤以及棍棒底下出孝子等教育理念的做出的个人判断。欢迎各位指正。
一、正面管教
正如百度百科所述,“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正面管教只是一种管教孩子的方法。既然只是一种方法,那么它就属于无数教育方法的一种。我们如果承认“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常识,那么我们就要承认正面管教再好,也只适用于某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对任何孩子都用正面管教法,并认为这是最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本身就是违反“教无定法”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常识。
正面管教心理学基础是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是自卑与超越。既然正面管教的学理源头是自卑与超越的阿德勒心理学,那么,该管教法应该主要适用于缺少自信、相对内向、自尊心较强的孩子。正面管教法应该不太适用过于自信、过于自我的孩子。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推测。但是,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有它的有限性。正面管教再火,再风靡全国,也是不能包打天下的,也是不能让任何孩子都接受这一种教育方法的。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
正面管教始于美国,但中国的市场却是最大的。这个我们要思考。庞大的正面管教培训市场,庞大的培训课程有没有让教育沾上金钱的铜臭味,我们要观察和思考。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接受最科学的管教方法,其实我们只不过是机构获取经济利益的客户——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但是,根据经验,这种情况应该已经出现了。
正面管教课程体系很庞大
作为一种管教孩子的方法,我对正面管教没有任何不满和偏见。我希望其理论和方法都能进一步的科学化,为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将来能在教育史上拥有一席之位。但是,如果要把这一种管教孩子的方法上升为最科学,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和方法,那绝对是教育的灾难,是孩子的灾难,是民族国家的灾难。
二、网络教育鸡汤
个人认为,有不少年轻的父母被网络教育鸡汤中毒了。
这些网络教育鸡汤中当然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多数鸡汤文观点肤浅,有意迎合家长心理——部分的道理加上刻意迎合家长的内容大概是多数鸡汤文的写作模式。
我相信,多数家长都希望能有一种教育方法既不惩罚孩子,又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天下绝大多数父母不到不得已是不会动用体罚这一惩戒教育的。网路教育鸡汤作者深谙家长心理,推出不惩罚孩子的正面管教理论,这样是很能迎合不少家长的。
这里我要提醒各位年轻的父母,因为他们的有意迎合,网络教育鸡汤文往往只说一半的真相。再则,正面管教再好,也不可能适用所有孩子。有些孩子是必须接受惩戒教育的。作为家长,打孩子,疼在孩子身上,更疼在父母心中。但是,没有办法,有些孩子的确需要惩戒教育,的确需要狠狠的一顿“棍棒”。
我提醒各位年轻的父母要想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应该去读专业的教育学著作。与教育学著作相比,网上的教育鸡汤不值得一提。
有一种教育叫“鸡汤”
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
如前文所述,它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只要我们认可“教无定法”、“因此施教”是教育常识,那么,这条古训和正面管教一样,只是一种教育方法,只适用于某些孩子,只适用于孩子的某些阶段。一味地挥动“棍棒”和一味地“正面管教”一样都是不科学的。
我的爷爷是恪守这条古训的。我的父亲被他打得算是有些出息了。但是棍棒对我的叔叔没有起到丝毫作用,他该懒就懒,该赌就赌。爷爷去世后,叔叔变本加厉地懒惰和赌博。妈妈说,叔叔现在的样子简直能把去世30年的爷爷气活过来。我想,就算爷爷复活,他的棍棒也教育不好叔叔。叔叔是不适合棍棒教育的人。
面对孩子,我常常内疚,我是不是打多了。
我是不是打多了?
教育是科学,也是人文关怀。目前我们人类对教育的认识和研究还处于比较肤浅的阶段。但是,类似“教无定法”、“因此施教”等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基本成为教育常识。当我们心中有常识,当我们头脑清醒,能尊重常识,那么我们在教育上的弯路和歧途就会少一些。
我希望教育的发展能诞生更多的教育常识,那是教育之幸,苍生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