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说什么孩子都不听?
为什么孩子学习挺努力的,但是总是记不住,成绩总不好?
为什么孩子每次考试前都要讲条件,没有奖励,成绩就不起色?
为什么都说我像一点就炸的炸药桶,可是明明是老公不可理喻,儿子不体谅我?
有时候我们走进自己认知围巷中,迷失了自己。越走越深,走进了死胡同中,又不知道怎么绕出来。
而心理学的小常识也许可以像一架梯子,帮你从认知围城中脱困出来。
芒格·查理曾说:“在手握锤子的人看来,世界就是一个钉子。”当你面对迷宫时,锤子可帮不上你什么忙,面对生活各种难题和困惑,我们需要更多的武器——“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其中心理学就是一个很有用的武器。许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失败,比如亲子、职业、两性等,都源于我们对人心普遍的了解不足。下面5条实用心理知识也许可以帮助父母们更理解你的孩子。
1.保护内部动机,正确使用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比如物质奖励)虽然可以强化个体的行为,但会削弱个体的内部动机(比如兴趣爱好)。
我们很多人都听过“老人与孩子”的故事:一群孩子总在一个老人家门口玩耍,吵得老人睡不好觉。有一天,老人给他们一人十块钱,让他们再大声些,孩子们很听话,玩得更开心了;第二天,老人给的钱变成了五块,孩子们依然很听话;第三天,老人给的钱变成了一块,孩子们已经有点不满了。
随着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多,孩子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感觉不值得,所以再也不在老人家门口玩耍了。
孩子们一开始是因为兴趣在老人家门口玩耍的,但最后变成了外部动机——物质奖励,内部动机便得以削弱,而当外部动机消失后,孩子们便没有了继续在老人家门口玩耍的理由。
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
所以父母应该谨慎用物质奖励和学习挂钩,不当的外部刺激短期可能让你觉得很有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反而回损伤孩子自身对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毕竟强大的内部动机才是持久成功的关键。
2.想完全吃透某个知识点,你只需要把它讲得别人都能听得懂。
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是复述。复述分为两种: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
机械复述将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但不能加强记忆,比如我们中学时期,死记硬背语文教材里的文章,但是很快就忘记了;
而精细复述将记忆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这是加强记忆的最有效方法。
而当你想把一个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时,你不仅要吃透该知识点,还需要应用它,举例子,甚至举一反三,这样别人才能更好地理解。当别人能很好地理解时,就说明你完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体现了中学时期我们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框架的重要性。在建立良好的知识框架的前提下,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只需要把它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结,也就是并入知识框架内,这样新知识更容易理解掌握,自然更不容易忘记。
所以我们父母帮助孩子学习最好的方法不是我们去学透了来教他,而是告诉他你不懂,让孩子来教你。
3.用上帝视角看问题
本方法可以用于亲子、两性,也可以用于职场,甚至于所有的人际关系。
在夫妻关系或者男女朋友关系中,总是伴随着吵架。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的沟通中充满了“应该”,充满了“总是、从来”等这些有毒的词汇。
但我还是要告诉你,根源在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的,与其教你技巧,不如教你本质。
当你的恋人强势,什么都让你听他的,你看到他背后的自卑了吗?——真正自信的人,从来不会去要求别人怎么做。
当你的恋人敏感,一点就炸,你看到他背后的焦虑了吗?想想最近什么让他焦虑了?——内心平和的人,并不会敏感。
当你的恋人诚心找茬,动不动拿话怼你,你看到他内心的怨气了吗?——找茬这种行为,基本可以断定,事情并不出在“茬”上,而是之前有未解决的遗憾事件。
当你的孩子,就喜欢跟你对着干,快把你逼得歇斯底里了,你看到他内心对你的关爱的渴望了吗?——很多时候,孩子的哭闹,反应了他内心的渴望,他说不明白,就只能通过哭闹来解决。
你知道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对他们有多不友好吗?你知道孩子内心时刻充满无力感吗?
…………
还有很多很多,当你学会用上帝视角来共情别人时,你会看见他们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秘密。
4.如果你有高期待,你最好能够承受高失望。
这是拜欧拉大学公开课上一位名叫Keith的心理学家说的话。意思是,我们对人际关系的失望往往来源于我们对他们的过高或不切合实际的期待。当别人不能满足我们的期待时,失望和愤怒的情绪便接踵而来。
然而外界是不可控的,可控的只有我们自己。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实现自我期待,而不是期望别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给一个人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