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镜像神经元带来他心问题新进展 [复制链接]

1#

他心问题是心灵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哲学的重要问题。他心问题的核心是主体间的心理阅读问题,即模拟者如何解释、理解、预测目标者的心理活动、行为目的。大众心理学给出了模拟论和理论论两种方案,并分别将他心阅读诠释为:运用想象力进行离线、伪装式的模拟;运用心理理论、知识、术语进行推理。意识自然化、现象学神经化是近年来的新兴研究趋势。神经科学中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被认为佐证了模拟论。但模拟论的实验理念也面临实验伦理造成的结果不全面、行为预测与行为理解未必存在一致性等难题,且人脑与其他灵长类动物脑的诸种差,暗示他心理解需要镜像神经元以外的认知系统。因此,镜像神经元并非完全证成了模拟论,相应实验可持续改进,模拟论也可能走向某种混合进路。


  模拟论进路及其困境


  支持模拟论的学者有戈登(RobertM.Gordon)、戈德曼(AlvinI.Goldman)、加莱塞(VittorioGallese)等人,其理论核心是,人无须了解或利用任何心理定律,而只需想象自己处于被模拟者所处的情境,通过移情的方式实现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获取,体验他人的心理感受。心理模拟过程可分为四步。一是模拟者看到、感知或想象目标者的行动及相关情境。二是模拟者采用目标者的视角并产生相应的伪装心理状态。三是模拟者将输入的伪装心理状态输出为某种心理状态,送到行为解释和预测系统。四是通过行为解释和预测系统报告到信念箱。由此,模拟者完成了把相应的心理状态投射到他人,这样就获知了他人的心理状态。


  模拟论虽是主流,但也遭到了理论论的批评,并且同样面临他心问题的挑战。理论论的理论核心是,人类需要通过获取和部署常识性的心理理论,经由推理完成心理阅读。理论论认为,模拟论所主张的“模拟”需要关于模拟对象的知识进行驱动,这种知识具有类似理论的形式,即模拟必须使用一系列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理论。因此,如果理论论是正确的,模拟论是错误的,则对他心的理解就需要遵从大范围的心理学民众理论,而并非依靠移情实现。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


  镜像神经元本质是一种感知—运动神经元,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在猕猴腹侧前运动皮层(脑部的F5区)中被人们发现。镜像即行动者执行某动作与其观察到其他猕猴做出类似动作,会产生相同放电现象,这种映射过程被解读为心理阅读的基础。后继学者对猴、鼠、鸟类等动物脑电观察实验,均揭示出这种镜像反应。


  实验表现如:猴子自己拿香蕉与观察其他猴子拿香蕉、猴子看见别的猴子撕纸与听见别的猴子撕纸时,产生相同的放电现象;猴子抓握两个开合方向相反的钳子时,尽管使用钳子的方向相反,但由于都执行抓握动作,亦产生相同的放电现象。实验鼠的前扣带回ACC(24区)中的神经元,当老鼠经历由激光触发的疼痛并且目击另一只老鼠受到足部震颤时,会做出相似的神经反应,即鼠类存在感受同类痛苦情绪的镜像神经元。鸟类则是脑中存在通过对听觉—声音镜像形式的处理,产生共情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若对鸟类鸣叫、唱歌的声音进行录音回放,鸟能分辨并对类似的声音做出电反应,并排除其中噪音干扰,具有声音调节HVC神经元的活性;能实现对“歌曲”的模仿,如雄鸟能模仿竞争对手的“歌唱声”。


  学界结合进化论中人脑与猴脑的类比关系,采用TMS、PET、fMRI等非侵入性的脑成像技术,证明人脑中存在镜像神经元系统。人脑与猴脑在脑结构和不同脑区中扮演不同功能,且协同协作方面具有相似性。镜像神经元均分布脑中,在观察与执行目标行动时,会出现相似的神经激活情况。如杰克逊(PhilipL.Jackson)研究发现图片会引起人类的痛觉反应;威克(BrunoWicker)对臭气与厌恶进行的研究指出,臭气和痛觉图片作为诱发情绪的要素,在被试者闻臭气、接受电极刺痛和观察相关图片时,人脑前扣带回,前部脑岛及小脑等部位产生相似活动。这表明人脑存在共情能力。


  实验佐证及其不完备性


  从模拟论代表人物加莱塞的理论解释,以及实验纲领与模拟过程的逻辑相似性,可推导出镜像神经元对模拟论的佐证。他认为,镜像的功能可能是更一般读心功能的部分或先驱。个体做出动作时,能够预测动作结果。从发生学视角来看,利用运动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观察动作引发镜像神经元活动,这种活动与内部在执行动作时产生的表征某种动作的神经活动相对应,两种身体表征的相似性使个体执行的动作的意义能够被识别。


  实验纲领有四个要点。一是被试动物执行及观察目标对象行为时,神经元被激活产生电流,则神经元对目标行为具有反应。二是被试动物执行与观察目标动作,放电效应相同,则身体表征的相似性,说明我们与目标对象产生了相似的体验。三是被试动物在可视可闻与仅可闻两种情况下,神经元放电效应相同,则神经元对目标行为的模拟具有联想类比功能。四是如被试动物神经元对同一意图但具体实现不同的行为产生相同放电效应,则神经元理解行为背后的同种意图。


  模拟论实则为心理模拟,是行动离线的。镜像神经元佐证通过镜像机制,联结实验对象间的知觉和行动,并使模仿者自身产生与目标对象相同的情绪感受和意识体验。可见,实验纲领与模拟论的心理模拟过程强调的身体表征相似与心理感受相似存在一致性,对模拟者察觉、执行目标对象动作的对照是逻辑一致的。


  尽管镜像神经元具有高度可塑的感觉运动联结回路,但在具体实验中却面临困境。镜像神经元的功能,及其是否是他心理解的神经基础,仍有争议。参照希科克(GregoryHickok)的研究,可将经典质疑概括为:实验伦理造成的结果不全面,行为预测与行为理解未必存在一致性,灵长类动物脑与人脑的诸种差暗示他心理解需要镜像神经元外的认知系统。具体表现如下:检测到人脑大量神经元活动时,无法判断单个神经元的活动,无法为此将电极插入人脑组织。镜像神经元被质疑具有模仿功能,但不具有动作理解功能。动作的成功预测不代表把握行为意义;身体表征的相似性似乎不能保证心理状态的相似性。神经元的放电是否仅是感官刺激导致的“神经激活”?如果镜像共鸣是心智阅读、共情、社会认知的基础,为何猴子不像人类一样通过大量、频繁的模仿更具智慧?镜像神经元如何知道哪个是要被“模仿”的动作?可见,镜像神经元虽佐证但未证成模拟论。


  走向混合进路的模拟论


  模拟是理解他心的重要方式,但纯粹的模拟论不应是唯一进路。戈德曼对低层级模仿和高层级模拟进行的区分,实则佐证了模拟过程与他心阅读需要心理活动、推理能力的参与。并且,模拟论强调的想象也是推理的一种形式。由模拟论理论构想遭受的疑难,实验数据难以解释“理解”他心意图的困境,以及戈德曼理论后期的转向可知,模拟论将走向与理论论综合的混合进路,即在模拟论模拟投射他心的过程中,加上推理与揣测。


  至于镜像神经元的实验,我们能达成的一定共识是,模拟越准确则镜像过程、镜像机制越明显,难度等级高的行为需有意识的参与才能实现模仿。针对镜像神经元实验的模拟准确性问题、动作与心理状态的一致性问题、镜像反应的偶然性问题,镜像神经元的实验设计可有如下改进。一是选取熟悉、相似度不同的实验对象,对模仿者而言新颖的模仿行为。如不同国家、种族的人类;家养和野生动物。二是使得实验场景贴近日常情境,测定实验对象的交互行动。三对多组完全不相关联的行为进行测定。四是对不同难度的行为进行对照实验,如显著特征为具身性、身体意义与社会意义浓厚的行动。五是结合脑电与语言两种数据。镜像神经元为模拟论提供了部分支撑,但模拟论要走出其自身困境,走向混合式的进路是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亮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