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年会考幻阳症吗杨过事件心理学知 [复制链接]

1#

年开年的第一批顶流,一定是他们:“杨迪”“杨过”“郭襄”“美羊羊”……

前段时间,简快也短暂的变身为了“羊”村,我们的老师们纷纷中招,和大家一样体验了“羊羊”的生活(心酸历程)。

所以在这周五24级心理学SVIP学员的专业素养拔高活动中,“阳康”的简快班主任老师们就带大家一起分析了这背后的心理现象。

接下来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换一个心理学的视角,来回顾一下这些“时事热点”。

01

你幻“阳”症了吗?

幻阳症,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病症,而是随伴随着疫情火起来的一个网络热词,网络上对此定义是:由于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发烧,总觉得自己也哪哪都不舒服,咽痛、头痛、肌肉酸疼……感觉自己也“阳”了。

如果真的感染了,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比如说高烧持续不下、喉咙疼到像是在吞“刀片”。

陆续也就出现了很多缓解嗓子疼痛的“药方”或“偏方”。比如盐蒸橙子。

(亲测尝起来又咸又甜,效果不算太明显,建议不要轻易尝试)

还有*桃罐头、糖拌西红柿、花椒炖梨等等。

(亲测好吃,效果不明显)

以上食补方式,你有没有尝试过呢?

以上这些行为,在社会心理学学科里,都是非常典型的“从众现象”。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点与行为由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一般认为,从众是自愿且被动的。从众的原因一般有三点:

对偏离的恐惧

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因此任何人对于群体的偏离都有很大冒险性。

就像幻阳症,周围的人都阳了,唯独自己没有阳,内心担忧自己与其他人怎么会不一样,认为自己肯定肯定也会阳,从而就会产生幻阳症的现象。

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景下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常识必须从其他途径来获得行为引导。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景不明确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的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所以网络上使用偏方、抢购口罩酒精体温计的行为,就给了我们一个行为参照。

还有最近专家建议的有咳嗽等现象可以做肺部ct,检查是否存在白肺的情况,所以一旦有一点咳嗽的情况,很多人就忍不住以专家的建议作为参照,立刻去做一个肺部ct。

群体凝聚力

以上两点是在社会现象中经常出现的导致从众的原因,第三点在疫情的社会事件中可能没有出现,但也是社会心理学中导致从众的原因之一,也就是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群体认同感较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国庆期间购买国旗、观看阅兵仪式的行为,正是大家作为中国人,对祖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因此自发的在这个节假日期间,做出的一些大众行为。

02

抢购风波

专家们一说建议大家准备布洛芬、莲花清瘟,这些药品就会立刻出现一药难求的现象。

(药店该类似的药物都被一扫而空)

过一段时间,又有专家针对新*株做了发言,说新*株可能会攻击肠道,可以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止泻。然后又开始了抢购蒙脱石散的热潮,热度一路飙升。

身边甚至有朋友飞到云南等地区旅游,第一件事就是去要点买药囤药。

另外,因为疫情不断发展,*策不断的调整,市面上对于N95类型的口罩、自测的抗原、家用的体温计等物品,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你买的体温计花了多少钱呀?

那么,大家为什么都乐意服从专家建议呢?

从广义上来说,专家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或者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

相较于专家,我们当然都算是新手了。而在心理学上,专家和新手的区别主要存在两点差异:

知识的数量

专家记忆存储的信息量大、组块多,因而解决问题的正确率高、速度快。

知识的组织方式

新手根据问题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分类,专家根据问题的深层结构进行分类。因而专家解决问题的质量高。

也就是说,专家在知识储备上远超新手,或有较多的相关经验;另一方面又能利用知识储备,进行更深层次思考。

(划重点)

所以在更多人看来,专家的判断和建议往往更加可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倾向于听从专家的建议。

但在互联网时代,充斥着各种“伪专家”,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筛选和辨别信息的真伪和适应情况,再做决定。就比如偏方中的“盐蒸橙子”,事实上只适合于风寒感冒。

03

你在“阴间”还是“阳间”?

疫情开放前,网传一些招聘信息:

当病**性减弱后,社会上大规模出现“杨过”后,甚至出现有一些公司划分出了“阳间”“阴间”等办公室,让人看到哭笑不得,不是滋味。

以上这些现象,其背后又蕴含着哪些心理现象呢?

其实从社会心理学来解释,其中有一个经典的心理现象,即“偏见”和“歧视”。

偏见是指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歧视是指在*治、经济、文化或其他领域里,在人权以及基本自由的认识、享受、行使上,针对某个人群所施加的妨碍其权利生效的一切约束、排除和限制。

疫情开放前,我们使用的“小阳人”的称呼,和认为小阳人会带来麻烦、影响正常生活的想法就属于典型的偏见。

在招聘时规定“阳过的不要”“没阳过得不招”“分出阳间和阴间”等行为,都属于在人为的限制目标人群的某些权利,属于一种歧视。

社会心理学中,认为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偏见是与态度的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

歧视则更多的是行为成分的体现,我们对某些人的认识和情感都是负面的,所以我们在行为上用不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们,如典中典——“种族”歧视。

故而我们通常从消除偏见出发,进而影响并消除歧视的行为。

偏见的消除,一般来说有四个影响因素:

直接接触

第一是直接接触。接触假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这里所指的条件包括地位平等、有亲密接触、团体内部有合作并有成功的机会、团体内部有持平等的规范。

从我们疫情开放前后“小阳人”和“咩了”“杨过”的态度转换来看,正是因为接触过、了解了,知道阳了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样的过程,偏见才被消除。

社会化

第二点是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这就像在过去一些读书无用的思想,当儿童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周围的父母和环境(如村里其他人)都保持着一致的态度——“读书没什么用,不如去打工”时,自然而然的儿童也会形成这一类的偏见,这也是我国农村等地早年受教育率很低的缘故。

当然经过扫盲、义务教育普及等措施,儿童社会过程由家里转到更多在学校里,在学校接受到更加正确的思想后,儿童也就更加乐意学习,现在农村的受教育率也攀升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水平。

受教育程度

三是受教育程度。有时候偏见更多地源于知识的缺乏和狭隘,所以,接受教育可以消除偏见。

在没有接受很好教育的地方,一些偏见往往就更加根深蒂固和严重,比如认为外地人都是骗子、读书无用等等思想。而接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群体,往往更加能够全面的吸收不同的信息,全面的判断事情。

这也是我国早年下决心扫盲、后来又普及义务教育、在偏远地区建立希望学校的用意。

自我监控

最后一点是自我监控。由于偏见本身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对认知过程的监控也可以减少偏见。

针对这次分享的热门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心理学知识,SVIP学员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对这次活动也是好评满满~

这次和大家分享了很多疫情当中的心理现象,目的并不是说明一些事情的对错,而是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够学会用心理学视角看事件,理性分析事件背后的心理机制,客观的对待和判断。

也希望接下来的专业素养拔高活动中,能看到更多的同学参与互动,希望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学子,将生活与知识相联系,学会将知识灵活运用。

心理学考研培训哪家强?优质品牌众学简快,是一家心理学在线辅导机构,始终以"考研人帮考研人”为宗旨,帮助广大学子择校、学习~

心理学考研辅导班报考咨询可添加简小君,更多心理学考研备考资讯,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