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奇方白斑膏 http://www.bdfmall.com/最近,某地十岁孩子天天乘着平衡车排队检测核酸,轮到自己时也不下车,第一次被劝阻后,第二次继续我行我素,当“大白”拒绝再为其做核酸时,孩子竟冲回家拿菜刀……
幸好他的菜刀被及时夺下,没有造成流血事件,但孩子的行为,以及家人“习以为常”的表现,还是震惊了不少网友。
孩子究竟是有心理疾病,还是被家人惯的,或者是被家人惯出了心理疾病,作为旁观者不能给出定论,但我想借此机会谈谈部分人对儿童心理问题与治疗的认识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不愿意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
总体而言,学校内部对心理问题的重视肯定要高于十来年前,比如我们学校配备了心理老师,可以与学生谈心。再比如,每学期结束时,家长会的PPT里我们都会放上区里提供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
当学生不得不居家上课时,在线家长会还专门有一部分讲解心理问题。封控在家,家长和学生朝夕相处,如果盯得太紧,更容易引发矛盾,因此要提醒家长,给孩子留下适当的空间。
然而,实际用过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的家长,可能并不多,去医院进行心理咨询的就更少了。原因之一是,相当一部分人对心理问题还是有误解。
有的人是恐惧心理疾病,总会联想到“精神病”“神经病”,或者担心如果被发现孩子看过心理医生,会受到歧视。
有的人是对于孩子的心理疾病不以为意,尤其是溺爱孩子的家长,很容易这样自我排解:只是脾气急,别人家的孩子也闹,长大了就会好……等等。
有的则是对心理问题的门槛提得太高,认为只有抑郁症、多动症等才需要找医生。其实心理咨询可以在很多方面提供帮助,比如学习困难、社交障碍、焦虑、缺乏关爱、青春期的困扰、师生间的矛盾等等。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心理咨询不能解决问题。
确实,心理咨询并不一定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
就像康复需要患者自己努力一样,心理咨询也需要医生和前来咨询的人共同努力。有些孩子可能已经表现出了有心理问题的迹象,即使家长期望让孩子治疗,如果本人不愿意,甚至敌视,那么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可以引导孩子消解对抗情绪,放下戒备,并认识到参加心理咨询是很寻常的事情。
有些孩子的心理情况,其实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密切相关。改善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与孩子一同努力,但家长往往自己难以改变。
还有些需要长期干预的,如果家长失去耐心,浅尝辄止,带着孩子就去咨询一两次,可能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还有人完全否定心理治疗,认为是“骗子”“智商税”。
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所谓自我心理测试,确实有极多不靠谱的,但正规医疗机构的心理医生还是可以信赖的,使用的测试也是有科研基础支撑的。
可有的人看了些批评伪心理测试的文章,就把所有心理测试全部否定。或者认为心理学不够“科学”,把它整体否定。
有家长觉得自己看些心理书,也可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看书增加些心理方面的常识和技巧,对于家长是有助于家庭教育的,对于我们老师,也会在学校教育里受益。但有些时候,书上写的东西,并不见得就会起效,毕竟医生积累的经验还是家长无法比拟的,即使老师的经验与医生也有差别。
有医生朋友给我举过例子。不少家长来了就说试过很多方法,都解决不了小孩爱发脾气的问题。
例如有的书上教的方法是,让孩子“心里喊‘停’”,或者“数一二三”,或者做深呼吸,再或者去“冷静角”。但孩子真的情绪激动时,这些东西根本都忘到九宵云外了,如果还能记得“数一二三”,其实一般也就不会“发作”了。
医生给的办法则是,让孩子“动手”。当然,不是砸东西,一种是让孩子自制情绪量表画在白板上,标上1到10的分数,在边上写些舒解程度不同的行为。当孩子生气时,可以挪动一块磁铁来给自己打分,再选择相应的做法。
这套办法或许还有些复杂,对于更小或更冲动的孩子,可以给一个能翻面“换脸”的玩偶,放在书桌或其他显眼的地方,当生气时,就可以把玩偶翻成“生气脸”,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列举的方法未必对谁都有用,但不少孩子家长反馈,确实有了效果。
有些家长看了育儿书,也知道陪伴、沟通的重要性,可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难以实现有效的陪伴和沟通。
医生又举了个例子。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依然喜欢玩积木,但有的要家长陪着一起,不只是搭建,还要拿着小人在场景里动来动去。
一次两次后,家长觉得重复这样的过家家有点无聊,对孩子的技能也没有什么帮助,因此只是“为陪伴而陪伴”,反应冷淡。孩子对家长的态度比较敏感,觉得家长不愿陪伴,便会抱怨甚至哭闹。
当着医生的面,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才明白孩子是要编故事,“写剧本”,而不仅仅是“过家家”。只不过,自己缺乏能力编出更多复杂的故事,才会变成重复演一场“戏”,因此希望家长参与,主要是寻求帮助。明白了这点后,家长就更乐意与孩子一起玩积木,而且有了更清晰的引导方向。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有时候心理咨询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让家长与孩子都敞开心扉,更容易形成有效沟通。学生在学校遇到的问题,有时并不和家长说,反而更愿意和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说。也有的孩子,认为家长总是“对”,自己总是“错”,不愿意沟通交流,这时引入第三方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当然,目前的心理咨询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校的心理老师,在咨询室里一般都能够比较好地控制自己、引导学生,但我也听说过这样的例子:心理老师在其他场合参与学校管理时,也有简单武断的误判,反而失去了学生的信任,结果还是班主任发现学生有了情绪,来沟通解决。
医生朋友最近也吐槽过,疫情期间,有的同行过于侧重封控居家带来的影响,在咨询时可能对孩子原有的问题判断偏轻。
但总体来说,心理咨询还是很有可能对家庭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打破一些误区,可以让确实有需要的家庭,尽早寻求外部的帮助,减少如挥菜刀这样的事件或更大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