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8593664.html清华美院“腚姐”事件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除了“腚姐”本人高度疑似的“社交网络焦虑症”外,当今的网络社会更是凶险异常,网络生态极其恶劣。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简单捋一捋清华腚姐事件,这里集中谈两点。“腚姐”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毫无疑问的,但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判断比起来,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她无疑患有一种“极度渴望曝光”、“对利用网络来伸张正义的畸形依赖”的某种社交网络焦虑症。
这种焦虑症反映在她身上是使之丧失了“公共理性”,侵蚀了她的“常识”和同理心。反映在网络乃至整个社会上则是造就了网络生态的恶劣化乃至整个网络甚至波及现实社会的高危现状。
这种社交网络焦虑症在人身上的表现是:
一、盲目自信。遇事认定自己的判断%可靠。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智慧程度与其自信程度常常成反比。越是无知的人,越是自信。类似于孔子说的“必”与“固”。
二、视“公共理性”与“程序正义”如无物,缺乏或者选择性回避“常识”。
三、缺乏同理心,对待自我和他人的双重标准。
四、网络与现实的脱节或者说是规则不一。
第一条表现很简单,就是“腚姐”遇事后一口咬定屁股是对方摸的,无视或者选择性忽略任何其他可能性。
第二条表现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将自己的“遭遇”迫不及待地发到朋友圈。实际上,她自己也清楚真相尚待警方调取视频等来证实,但她就是“手欠”忍不住去曝光。同时,在事发当时就强行查看学弟的身份证件,挟自己臆断的“事实”(可能还有现场他人的怂恿)公然违法。
第三条我们先不讨论即便是真的摸了屁股,构成了性骚扰,是否就有权通过网络进行所谓“社死”,学弟应不应该“社死”。我们看“腚姐”得知真相后的系列态度,如尚要求“互相道歉”;真相尚待明了时,急着扒对方的身份,同时却要求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这一点上,某个网络大V在评价“腚姐”的行为时说得好,“别人稍冒犯自己,让对方去死;自己严重冒犯对方,自觉若无其事。”
第四条,对于很多患有社交网络综合征的人来说,现实生活可以平淡,但其在社交媒体上的画像(白板)可不能平淡。对于每天挖空心思,不断制造和巩固朋友圈某种人设的人来说,好不容易抓住一个以自己为主角的“爆炸性”消息,能不好好利用吗?于是,激动不已,热血沸腾,常识、程序、规则甚至对方的死活统统可以不管,先充实那块白板再说。不然,生活真的好苍白啊。现实生活中的路人当惯了,社交网络上绝不能居于人后……
我们说,网络各种行为是人类在现实交往中的行为的反映,这些行为当然超不出传统的伦理道德范畴。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探讨过了,叫毋“意、必、固、我”。这个概念语出《论语·子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后人总结为“意必固我“。这是说孔子一生以四绝“勿意(凭空猜测主观臆断)勿必(对自己的判断绝对肯定,不容辩驳)、勿固(拘泥固执,一杠到底)、勿我(自私自利,世界为我而存在,别人为我而活)”要求自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处理人际关系。
“腚姐”的行为与恶劣的网络生态互为表里
其实这个事件我更感兴趣的是此事所折射出的网络生态(凶险)的部分。我觉得这一部分更有研究价值。这种焦虑症不但充斥在网络世界里,社交媒体上,更波及现实生活。
比如说相对于国外的网络舆论以及社交媒体,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反转”?原因无他,“腚姐”这样的人太多了。
腚姐深知网络的威力,社交网络是“杀人”利器,她一开始就准备致学弟于死地,要让学弟“社死”。说明其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学弟可能造成的后果。
社交网络不是乌托邦,更不是法外之地,它同样需要尊重现实理性。如果业已成熟并不断发展的现实理性(常识、法律、规则、道德约束等)不能在网络世界中植根,那么网络里蕴藏的这股邪恶之力必将进行“以暴制暴”的反噬,从而让焦虑者的冲突各方付出沉重的代价以致无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