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知识小课堂最让人绝望的心理学效应 [复制链接]

1#
彭洋怎么样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3/9222324.html

你经历过绝望吗?知道绝望的滋味是什么吗?

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实验,将狗关在笼中,伴随蜂音器一响,就给以强烈电击,多次实验后,尝试增加试验的对比情形,于是,在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奇怪的是,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没等到电击出现就已经先倒在地上呻吟和颤栗。塞利格曼把这种本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的行为或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在人的行为最常见情况是:一个人消极地面对生活情况,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而且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较依赖别人的意见。

这种心理效应是怎么形成的呢?

主要分为两种原因,一种是客观环境影响,大环境的改变,如战争、饥荒、旱灾都会可能造成一个人出现习得无助感。一位心理学家曾研究二次大战犹太人大屠杀时的集中营幸存者,发现他们开始拒绝关心和鼓励自己。现代社会中容易造成习得无助感的环境则有精神病院、孤儿院或是安宁疗养机构。对普通人影响较大的是,原生家庭因素现,很多家庭都在走两种极端教育方式,一种是过度严格,一种是过度溺爱,而在这两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都很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很多孩子在本应自理的年纪却不能自理,很多想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仍然不够,如上大学了还需要家长陪同照顾起居,一旦父母不在生活不能自理导致极端行为。习得性无助还有一种成因是由内在因素导致,如特殊的生活体验,服用药物有时也会造成这种心理困境。

那我们该如何让这种绝望的习得性无助离开呢?

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处理问题,第一,从自身出发,正确找到归因。当他认为造成职场、学业、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除了认为内在的有一定问题,也得矫正自我认知,让这个错误除了找到自己内因外还有一定的外界客观因素,不断的内化自己。第三,弱化外界对自身的评价。有这种心理的朋友,容易因为外界或原生家庭消极评价,从而逐渐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学习弱化和屏蔽这些声音,可以逐渐减轻这种无助感。

第三,正确的评价自我。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可以通过用一张纸,写下自己认为自身的优点和自己做过最有成绩的事情,不断强化这种印象和认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