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知识小课堂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复制链接]

1#

日子在我们不经意间

悄然地溜走了,

一个学期的结束就意味着

期末考试就要来临了。

网课即将结束,

考试慢慢靠近,

你是否会对考试

产生焦虑呢?

焦虑来源

在大学里,有10%~15%的学生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而这一部分的学生多数学习基础较差或者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等等。心理学家表明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但是太高或者太低的焦虑一般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大学生产生过大的焦虑一般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1.我们自身的信心不足,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认识不充分,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

2.不能正确对待考试,害怕考试不及格。这类学生可能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起来较为吃力,把考试看得太过重要,使压力超过了心理负荷能力。

3.外部压力大。如今人才竞争压力大,父母或者朋友在考试成绩上对学生要求过高,除此之外就是学生在校内的评优与奖学金的取得的标准都是以成绩为主,久而久之思想就容易产生巨大压力,引发心理障碍。

4.大脑休息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处在大学考试周的很多学生都为了考试而熬夜复习功课,导致睡眠不足,学习效率下降,最终都会慢慢地陷入焦虑之中。

产生的危害

生理上:

1.休息不足,睡眠质量下降,身心疲劳

2.精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3.嗜睡,头晕、疲乏。

4.心慌、出汗、失眠、厌食或是尿频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心理上:

1.不愿与他人交流,沟通困难

2.心里焦躁不安,烦躁易怒

3.心里对学习产生抗拒或者恐惧的情绪

4.信心下降,产生自卑心理,考试成绩不理想,又会加剧焦虑,造成恶性循环。

应对方法

1.自我暗示法

我们可以在心里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放轻松点,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没什么,考完就过去了”“考试其实很简单的,我不会的别人说不定也不会”。通过心理暗示可以消除我们过度紧张的情绪,达到鼓舞斗志的目的。

2.注意调节情绪

焦虑症往往只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永远地持续下去。适当的焦虑是好的,但是过度的焦虑并不可取,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认识焦虑症,按计划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到“不急不躁”。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不要为了提神醒脑而去喝过多的茶或者咖啡,否则会影响你的晚间睡眠;每天都坚持锻炼,通过运动来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健康的身体来迎接期末考;不要熬夜,熬夜会使我们的精神变差、记忆力下降,白天无精打采,学习效率就更低了。

4.制定好专属于你的学习计划

明确好你的学习计划,知道自己每一天都要干什么,循序渐进地去复习,才能更有底气和信心去迎接期末考试;当你完成了你要完成的事后,可以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劳逸结合、放松身心。

5.端正你对考试的认识

考试其实只是检验知识的一种手段,对考试的结果不必太过于在意,要正确对待它。一般情况下,考试反映了平时学习的状况,是认识自己学习优劣的好时机,所以你既要认真对待又要全力以赴,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灰心丧气,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学习考试固然重要,

但是健康的心理更重要。

你不必去过多地想

结果会是怎么样,

你只需要知道

你应该怎么去做。

你可以允许自己

一朝万念俱灰,

但也要允许自己

一朝踌躇满志。

我们都是迷途的星星,

却依然试着把黑暗照亮~

加油吧,年轻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