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活动是从婴幼儿时期就产生了,但3-6岁是孩子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思维活动的萌芽期,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的指导,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那么怎样在幼儿时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呢?一起来看看磨头幼儿园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十不要”原则吧!
1
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
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
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
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5
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
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7
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
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9
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
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亲子陪伴,建立情感联结
家人的陪伴可以增强与孩子间的联结,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安全感。
亲子阅读
绘本阅读
小提示:您可以在睡前抽出20分钟,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陪伴孩子进行阅读效果最佳哦!
亲子聊天室
家长们在下班回家后,预留出时间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在家一天的生活趣事,这样一来家长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更进一步增进与孩子间的情感联结。
自主安排活动,规律生活作息
合理的活动安排和作息习惯有利于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放假在家时,家长们需要想出一个好办法:引导孩子制定“居家一日计划”。家长们与小朋友讨论安排哪些活动,并安排每项活动进行的时间点和时长,最后引导孩子将居家的一日生活作息计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严格的遵守。
鼓励自我服务,激发成就感
家长们应积极鼓励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引导孩子自我服务。小到折衣服、晾晒衣物,大到打扫卫生、做一些好吃的美食等,并给予孩子一些鼓励与肯定。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分散了孩子一部分的焦虑情绪,也能够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除了以上这些小妙招,我们还为家长朋友们备上了一些小锦囊,一起来学一学吧!
家长自身的情绪管理
家长的情绪、言行会影响孩子。首先家长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给孩子做好榜样。
画出情绪
绘画是孩子表达情绪的重要渠道,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绘画的游戏。比如您可以画完一幅简单的画,然后擦掉一部分内容,让孩子把擦掉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补充完整,并引导孩子把情绪画出来,然后讲出来。孩子不仅可以通过绘画排解情绪,另一方面这也暗示着任何被破坏的失误都可以重新恢复生机。
当然,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让我们一起用心浇灌,用心培养,静待花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