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圈圈的毛毛虫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什么是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而无法破除尾随习惯而转向去觅食。
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生活中的毛毛虫效应
我们会因他人参加过许多竞赛、获得众多证书而焦虑,有时并非自己真正需要,也要耗费时间、投入精力像他人一样参与。
我们会对书本的知识、老师的讲解、父母的建议以及已有的经验等更倾向于相信与听从,而很少思考与辨别。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做一个“跟随者”,穿自己的鞋,走别人的路,却往往路越走越窄,最后反而困住了自己。
如何应对毛毛虫效应
1.摒弃从众心理做真实的自己
离开封闭群体:当你处于封闭群体时,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可能受到抑制,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
做好情绪管理:很多时候,从众是因为当群体中只有自己的意见不一致,那么你无可避免地会承担更大的压力。这时,我们应当做好情绪管理,学会排遣压力,让自己能坚定想法不动摇。
找到支持的证据:我们可以梳理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找到支持的证据。同时尝试寻找反驳的证据。当找到的证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充分时,我们便不再容易被说服。
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我们常常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为了取悦他人而做一些决定。但是,做决策最先应当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和风险。不妨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能够付出怎样的代价,承受多少风险,再进行决策。
2.摆脱惯性思维尝试逆向思维
人如果不能打破思维定式,就会被惯性思维俘虏。尝试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当你做某事时,不妨再逆向思考一下,看看是否能够与正向思维契合。如果不能,说明这种做法还有待推敲。而且逆向思考往往会碰撞出更多的灵感,让自己有新的思路。
例如:这个时代瞬息万变,当所有的商家都在担心自己的商业模式、技术创新是否会被迅速颠覆时,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却在思考一个问题:“未来十年,究竟有什么是不变的?”
愿我们不再是只会跟随他人转圈的毛毛虫。愿我们都能打破固定的运动轨迹,走出从众的怪圈,另辟合适自己的道路,创造无限可能的人生。
-END-
联系我们
1.心理中心地址
北校区:图书馆南侧教辅楼办公室
南校区:E楼III区
2.预约方式
预约-
预约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