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真的是心理疾病的高发季节吗?
亲爱的同学们:
春天是个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对有些人来说春天并未带来美好的感受。有关研究表明,春季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疾病的高发期,超过一半的精神病患者,初次发病也都在春天。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春季气温变化较大,气压低,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及生理、生化状态变化,可能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会加剧心理机能混乱,进而诱发心理疾病。
第二,光照时间开始延长,光照强度加大,大脑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受到抑制,性腺功能相对活跃,亦会引起疾病发作。
第三,一些学生在春季备战中高考等重要考试,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有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没有遵医嘱维持治疗,擅自减量、停药或换药,致使病情反复,也是导致病情加重或者发作的原因。下面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人们对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的典型误读。当心理疾病被误解时,对于真正的心理疾病患者来说,是一场灾难。
抑郁症
误区一:“他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可抑郁的,我看都是装的。”
误区二:“抑郁症就是不开心而已,过两天就好了。”
误区三:“我看他就是懒,根本不是抑郁。”
误区四:“想开点,你就是太脆弱。”
“网抑云”一度成为热词,但是这种说法却伤害了想通过音乐疗伤的真抑郁症患者,“假抑郁”们在开玩笑,“真抑郁”们却不被理解,原因就是人们对抑郁症知之甚少。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乐趣缺乏。另外还有次要症状比如:对前途悲观、为小事自责;有企图自杀的想法或行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性差;不愿见人,食欲下降和消瘦;睡眠功能紊乱等,此类情况应及时咨询心理老师或去专业的科室就医,防止延误病情。
躁狂症
误区一:“躁狂不是坏事,能让你斗志满满。”
误区二:“躁狂就是精神分裂。”
误区三:“躁狂总比抑郁好。”
真正的躁狂症患者其实苦不堪言,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对人也是极大的折磨。躁狂症主要表现为心境高涨,喜形于色,以精力充沛、思维加快,言语、活动增多为主要表现。病人常常高谈阔论,睡眠减少,自以为本事大,而且情绪不稳定,极易大发脾气,严重的表现出好斗,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精神分裂症
误区一:“我看他平时好好的,就是个正常人,肯定没病。”
误区二:“回家休息几天,不用服药,自己调整调整就好了。”
误区三:“这药副作用太大,不能吃。”
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处于病态,更不愿意看医生,其症状以妄想、幻觉为主,情绪喜怒无常,行为表现怪异。周围人要给予关怀与支持,并要求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
春季容易诱发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