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疾病的躯体症状 [复制链接]

1#

人体得病,除了肉体本身零部件出问题,人的情志也常常发生问题。

中医称之为“七情致病”,现代医学叫心理疾病。

回顾一年来自己门诊看病的病例资料。

医院诊断为焦虑症或抑郁症的患者(虽然我从来不给病人下这个诊断,因为这个结论常常让病人背负巨大压力)。

也有更多处于这个边缘的病人,比如失眠、各种疼痛不适等等。

有很多病人经过治疗恢复正常,中药和针灸治疗此类病症有其优势。

也有不少患者,多次调方也无效。能力不够,深感抱歉。

近年临床上,心理疾病逐年增多,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医院的抽样调查显示,心内科就诊的患者中,心理疾病发病率是42.5%。

也就是说,接近两个患者里边,就有一个人是有心理疾病,或者伴发心理疾病。

在青春期、产后、更年期、老年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这个疾病的发病率更高。

所以话说回来,谁心理又绝对正常了呢?谁还不闹个病呢?

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预测,到了年,抑郁症将成为冠心病之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

当然,我列举这一连串的数字,并不是要说心理疾病多可怕。而是要对病人说,得这个病也并不是什么不得了,了不得的事儿。你看,发病率这么高,我中招的几率也很大啊,得了抑郁症也没什么啊,大家心理多少都有问题的,我和其他人没有分别。

人之为人,总有七情六欲。

身处红尘中,总需面对和处理家庭及社会的各种关系。

这是谁都逃不开的。

碰上事儿,谁又能保证自己不焦虑一下,抑郁一下呢!

了解它,正视它,才能战胜它。

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家人和医生的帮助,把最好的自己调整回来。

同时,我想提醒我们医生朋友们,一定要重视心理疾病。可能以前你是忽略它的。

在医院门诊,心理疾病的识别率只有10%~20%。

由于医学模式、文化因素,以及我们思维盲区的原因,往往医生和病人都忽略了这个问题。

心理疾病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医学上称为“心理疾病的躯体症状”。

这些身体症状包括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心脏疾病的表现。

诸如失眠、异常汗出,

还有各种疼痛,比如肩痛、腰痛、胃肠道不舒服等等。

这些躯体症状有个特点,就是用身体的病变无法解释,或者即便有身体的病变,但症状严重不匹配。

临床上,每天都会看到很多此类“身”与“心”不调的病症。

正视病因,治疗才更有针对性。

人体的适应性、免疫力,都是有弹性范围的。

我们医生做的,也就是帮病人调整回这个可适应的弹性范围之内。

最后,给大家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来快速判断自己有没有抑郁症。

请你回答以下3个问题:

(1)你是否睡眠不好,已经明显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或需要用药?

(2)你是否心烦不安,已经到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

(3)你是否明显身体不适,但多次检查都没能查出病因?

3个问题中,如果有两个回答是,那么符合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就在80%左右。

广告:我们课程团队精心制作的《刺法灸法学》课程已经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面向中医、针灸专业学子及针灸爱好者,欢迎大家围观学习!

课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