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MBA,选择的方向是营销。
在这之前我已经从事销售工作,写论文的时候我也深入学习了营销相关知识。10多年的时间里,我做过一单几千元,也做过一单几千万元,跨度达到万倍。这不是说我有多厉害,这是由产品本身决定的。
《传神文案》,我被这个名字打动了。与出版编辑说了一下,没想到出版社编辑张老师寄送给我两本。
阅读这本书,我并没有抱期望,因为相关的图书很多,大多写得“惨不忍睹”。
但收到这本书,封面设计、手感让我觉得有些惊艳。一本书设计这么好,干什么呀?不如内容写得好一些。
也许是我近几年,没有在营销知识领域进行深入学习,也许作者在这本书里创造更多自己的内容,也许作为创业者,文案应该交给更专业的人,总之,我被这本书打动了。
我被书打动,不是我看到了未知的内容,不是我遇到了值得学习的内容,更不是那些内容需要我记住,而是共鸣。有些事情,我实践了。
“你是谁”“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消费者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这些问题,需要企业自己明白,也需要企业让用户明白,让用户内心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产品。
你知道精益画布吗?用精益画布回答这个问题会比较合适。
在年我做了成长中国商业计划书,写了10多页。而年底启动进乎道,我仅仅做了一个精益画布,自己看明白了就去做了。
千万不要觉得我头脑发热,冲动做事情,这件事前后已有十年。什么是专注?专注就是多年来,你持续认真思考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你想得越来越明白,然后去做。
在做之前,我与很多朋友进行了沟通,一年多下来,从不靠谱到有点意思,再到是个机会,值得试试,所以才会启动。
价值和价值观塑造了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共同形成了某种可称为战略的东西。
记得曾经写论文的时候,确定外部是品牌,内部是文化。品牌与文化具有很强的连接性,文化决定了品牌,品牌也决定了文化。
而价值和价值观这两个更加抽象的概念,将品牌和文化融合在一起。
通常来讲,价值是物的,价值观是人的。而只有具有价值观的人才能够判断具有价值的物,人是主动性的。
战略也好,文化也好,都离不开人的有效行为。这也是空手老师提炼出价值和价值观的主要原因,一切的最终根本,在于人。
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最大的区别,在于细节。同样一件事情,专业人士可以分成18个环节,而非专业人士只能分成3个环节。这是思维差别,更是专业差别,用《刻意练习》的术语说那是心理表征。
文本即品牌,文本帮助消费者认识、认知、认同品牌。
进乎道是一个品牌,但不知名,因为它是一个新品牌,从没有做过推广,用户也比较少。
进乎道,来自于技进乎道,将技字去掉了,可以将范围扩大化。而且四个字的名字太长,已有词语又缺少心意,就直接去掉技字了。
但如果你在百度或者谷歌搜索“进乎道”,你一定会让你震惊的。
品牌名要独特,而且最好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常识),用户容易接受,也容易记住。
但两个字不好找,毕竟不想“出奇”,太怪的词语不敢使用,就思考三个字吧!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挺幸运的,“进乎道”这三个字,没有被别人使用,商标、网站、公司名三合一。唯一的不足是三个字长了一些,jinhudao包含8个字母,如果是6个就会好很多。
谁让我不够专业呢,如果是空手老师这样的专业人士肯定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好的名字。
文字、文本、文化,就是文案的三重境界。
文字是普通的,文本是刻意组织的,而文化是指向性文本积累而来,一个比一个难。可是有些企业不断调整,先前的文本被遗弃,这对于打造品牌来说非常不利。
成事需要积累,如同搭建房子一样,一砖一瓦进行,就可以建成房子。如果总是砌筑、拆掉,这样是不可能搭建出房子的。
最近阅读了9本稻盛和夫先生的书,之前阅读过8本左右,后面还会阅读19本。我发现稻盛和夫先生最牛的就是,五十年前的想法和思维现在还在使用,这也太牛了吧?也许他才是真正实践第一性原理的人,不是后辈马斯克。
认识、认知、认同,就是品牌的三次进化。
认识是覆盖,将你的品牌传播出去,触达。
认知是用户理解了你的品牌,知道你是谁?
认同是用户喜欢上你的品牌,钟情于你的品牌。
以前经常说品牌有三个维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知名度与认识相似;美誉度与认知不同;忠诚度与认同比较一致。美誉度不是很好的维度,很多企业为了负面下了很大功夫,想留下美好的美誉度,其实不需要这样。因为哪怕你的品牌是最优秀的,也有不喜欢你品牌的人,竞争对手们更会抹黑你的品牌,就让他们去吧,做好忠诚度——认同这个层面比什么都好了。
凯文·凯勒有个铁粉理论,知识星球(以前的小密圈)实践了铁粉理论。苹果乔布斯在多年前就清楚狂热粉丝的力量,拥有小众的狂热粉丝,就有机会小众打大众。狂热粉丝很疯狂,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多年前,B站需要用户回答个问题才有机会注册,仅仅是机会,因为需要达到一定的分数,否则还是没有机会。这种玩法,吸引了很多人,越是不能通过,越想通过,最好那些通过考核,注册成功的用户,成为了B站早期最优质的用户。
B站哪来那么多狂热粉丝,特别是早期?可能就是这样死折腾而来的,你知道吗?可以告诉我,谢谢!
场景是定位器。场景定位了产品,定位了品牌,定位了战略。
你发现了吗?场景太重要了,这才是关键。你的产品适用的场景越多,应用范围越广,市场容量越大。
知识音频近些年火起来了,就是因为用户可以在刷牙的时候听,开车的时候听,乘车(地铁)的时候听,而这样的场景下,看书会比较困难或者不可能的事情。
这并不是说,场景单一品牌就会弱。
大疆这几年发展迅速,而且是由年轻创始人团队管理,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名。
无人机用在哪里呢?如果孩子玩,可能销量不会很大。如果用在农业,那么应用范围就会很广了。如果在快递行业应用,那么体量也会更大。现在单一,未必以后单一。
为产品创造多场景,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书里详细介绍了知乎文案的演进,我也讲讲进乎道。
进乎道是双slogan,没有哪个公司同时启用两个slogan的,容易产生冲突。但进乎道对当前的两个slogan都非常热衷,一句是“行动始于智者”,另一句是“想进步,进乎道”。前者对内,在进乎道平台上传递给用户“行动始于智者”,只有行动才能够改变,才能够实现目标,才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后者对外,对于那些非进乎道用户群体,希望传播给他们,想进步就来进乎道吧!
进乎道本身与已有社区平台不同,希望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坚持创新。
你还记得上面谈到出版社编辑张老师赠送了两本《传神文案》吧?
我阅读完之后,觉得挺好。我与一位朋友,也是一位师弟见面沟通,提到这本书了,想把另一本书送给他。他创业多年,从事设计工作。让我没想到的是他认识空手老师,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