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28大午心理共读蛤蟆先生去看 [复制链接]

1#

君慧心智笔记之九: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基础要素——易思维()

将易思维作为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基础,不仅是因为易象是华夏先民最早的思维模式,更是因为《周易》及周易学(义理与象数)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时光里影响与形塑着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

通常我们会以儒释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所以没提易,可能是因为易已融汇贯通于其中,我们经常日用而不自知罢了。

缘起

关于《周易》,人们并不陌生,很多内容已经融入到我们中国人的语言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但系统学习或者说有较多了解者,却又是少之又少。

我在大二那年冬天,作为观众参加中文系的一次文言文知识大奖赛时,因回答对了主持人抛出的问题(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获得了一份纪念品,即一本苏勇点样的《易经》。这是我第一次与《易经》接触。但除了上课学点皮毛外,一直没有认真看过关于《易经》的书。后来,读过南怀瑾的《易经杂说》,也不甚了了。学习研究心理学的九型人格理论时,因其数字与性格的关系而探究了一下易数。再又读了余世存的《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一书,了解了易与时空的关系。庚子疫情期间,结合余世存主编的《东方百科全书·易经》,再认真地读了一遍《周易》,算是有了点认识,却仍觉止于堂奥之外。

有点宿命的是,孔子五十而学易,作《十翼》,知其天命。而且,是从旅卦开始知易的。如今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几次开读易书,也都是从笔记旅卦开始的。像我们这些早年离家求学,而后生活于异乡的由乡村到城市的移民,的确是“旅”的状态。从人生角度而言,哪一个人的生命不是匆匆过客,旅居于世呢!重要的是,在这个行旅过程中,你的人生长度、宽度、高度、深度如何?这也是我们心理学之于人生的意义吧!

(《易纬·乾凿度》载:仲尼,鲁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孔子泣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天命之也。叹讫而后息志,停读《礼》,止史削。五十究《易》,作《十翼》,明也,明易几教。

《论语·述而》: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近读朱高正先生的《易传通解》,有言:自晚清废科举、行西学之后,“原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在知识界就遯隐到古籍专业研究的领域,或者流落到民间,成为算命、卜卦的道具。一般来讲,前者仍挣脱不出传统经学注疏的格局,后者则与民俗、迷信互为表里,两者同为接受现代教育的时代精英所鄙视。”

对此,我深以为然。作为传承千年、为众多智慧之士推崇的经典,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只是,如何在把握周易经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以其精髓来指导我们在当今时代的实践,却是一个恐怕难有统一答案的难题。

一、易的基本内涵

古之“易”字涵义有三:会意,像双手持器(有手柄)向另一器(无手柄)倾注液体之形,引申为赐予、更易;蜥蜴之形,又有变色之意;日月之象,阴阳互根。

“易”本自于上古先民对自然象的观察(伏羲画八卦),兴起于夏(连山易,艮为首,禹以山定水;或为墨子所宗,尚俭)、商(归藏易,坤为首,或为老子所宗,重阴柔)、周(周易,乾为首,尚阳刚;周文王系卦爻辞),集大成于春秋战国(孔子作传,成“十翼”),延及西汉,成为儒家六经之首。

《易经》现一般指的是《周易》(连山易、归藏易已亡佚),包括《经》《传》两部分。

易学是指历代学者研究《易经》形成的学问,一般分为义理与象数两大流派。前者注重对经传、卦爻辞等的研究,发展为人文易;人文易主义理,兼据象数。后者注重对易象(卦画:三卦画之八卦、六卦画之六十四卦)、易图(河图洛书类、先天图类、太极图类等)、易数等的研究,发展为科学易;科学易主象数,兼容义理。

二、易理有五:不易、交易、变易、简易、心易

易理存于天地人三才之中,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主要有五个(一般都说有三个,即不易、变易、简易)。前四个体现在《系辞上》第一章,以造化的事实予以说明;后一个体现在《系辞上》最后一章,总结易道归结于人自身的德行。

1.不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说的是,无论天地自然,还是人世间,永恒不变的是道,是根本规律。现代科学和社会学研究的诸多成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千举万变,其道一也。不离于宗,谓之天人”,即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2.交易。“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3.变易。“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交易与变易似可归于一个,讲的是道的应用与体现是变化无常的。交易强调的是相互作用性,变易突出的是多样化。)

4.简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道虽然不变,却并不复杂。在科学研究中,真理大多简单。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常识就是“易”。)

5.心易。“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易最终还是要落脚于人身上。“德行就是易的本原,得到易的本原,那么在我身上、心上的易与天地的易没有两样。”这是儒家所强调的。)

一般讲易理,都强调简易、变易、不易这三个,比如易中天在《中国人的智慧》一书中讲《周易的启示》时,就只讲了“易”的这三个方面:“所谓‘周易’,就是要用最简单的符号和系统(简易),来认识、概括、掌握和阐释不断变化的现象(变易)背后永恒不变的本质规律(不易)。而且,这种把握,还是周遍、周到、周全、周密,可以周而复始(周)的。这就叫‘易简而天下之理得’。”

易理简约平易、易理是关于变易的真理、易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三个方面的确是周易的精髓。但易理是关于互动关系的真理、易理最终应落脚并体现于人的德行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或许是更为重要的。

心易之内涵,在《文言》中有说明。即乾阳实则诚、坤阴虚则敬,乾坤之道为四德:仁(元)、礼(亨)、义(利)、智(贞),内修忠信以进德,外修言辞以行德,诚意、正心、修身,居业,日日新,又日新。

三、先天八卦方位图表现的是中国人的空间感知

先天八卦方位图(传为伏羲所画,实为北宋邵雍画)是华夏先民生活空间的模拟,天地间体现的是易道的广大。

接受西学日久,我们已经习惯了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传为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方位图,则与此不同,它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如果置身于此图中,按中国传统的面南背北(坐北朝南)所站,正好是中国人所处的生活空间的方向。因此,八卦所处的方位,也正好是这个方向地理空间的物象。

阳自南来,为乾;北方草原广阔,为坤;正东日出之地,为离;正西江河水之源头,为坎;东北多雷电,为震;东南水乡,为兑;西南南北走向的山间多风,为巽;西北高山戈壁,为艮。

四、后天八卦时序图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时间感知

后天八卦方位图(周文王所创,来自《易传》)严格来说,展现的应该是处于北半球的中国人的时序。

太极元一,分为阴阳两仪;两两相交,在阳仪上生出老阳、少阳,在阴仪上生出老阴、少阴,是为象征着春夏秋冬四时的四象;阴阳两仪再与这四象相交,在老阳上得出兑与乾,在少阳上得出震与离,在老阴上得出坤与艮,在少阴上得出坎与巽,是为代表八种物象的八卦。

按北半球太阳运行的时序,震在东方,一阳来复,代表春分,冰雪消融;巽在东南,风行雨施,代表立夏,万物生长;离在南方,离火炎炎,代表夏至;坤在西南,化生万物,代表立秋,阳盛而阴至;兑在西方,万物成熟,喜悦吉祥,代表秋分;乾在西北,暑尽寒来,阴阳交接,代表立冬;坎在北方,水凝而为冰,代表冬至,万物收藏;艮在东北,处于冬春之际,在冬则终,在春则始,代表立春,万物正萌。

这就是八卦配八个节气的时序,即震兑配两分(春分、秋分)、离坎配两至(夏至、冬至)、艮巽坤乾配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说卦》的描述是:“帝(指万物)出乎震,齐(旁通周遍)乎巽,相见乎离,致役(济养万物)乎坤,说(悦)言乎兑,战(接)乎乾,劳乎坎,成(成终成始)言乎艮。”

郑文*君慧心理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大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心理援助热线志愿者;文学学士,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效率学习训练师,经络催眠师;原海*大连舰艇学院应用心理学教师,现主要从事青少年成长、婚姻家庭、职业发展等心理咨询,以及中考语文高效学习等工作;有三十余年应用心理学教学、研究、咨询实践经验,出版专著《思想*治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