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春期早婚早育危害及心理健康知识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34734.html

正确对待情绪,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02

01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有关心理学的知识,来源于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情绪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有情绪,严重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书中提到,特定性格的人,总多多少少会因为这种性格而导致患上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增大。比如好斗、缺乏耐心、反应强烈和易怒的“A型”人格的体内会分泌更多的应激激素,易引发心脏类疾病。

所以通过一个人惯常的性格和情绪,可以预测他的身体疾病倾向。

通过情绪的适当控制,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02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常常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的消极情绪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比如抑郁。消极情绪的产生与一个人常年对困难、失败等挫折的归因思维方式有关,这表现为一个人对失败的解释风格。

曾经的我是一个爱自责的人,是一种抑郁型人格。遇到问题,会率先自责,认为是自己的原因,会花很长时间来责备自己。这种思维在心理学中称为“负性思维”,就是消极的解释风格。

负性思维模式是一种恶性循环,会让人通过消极的归因而让自己更加消极,甚至导致身体疾病的产生。因此说,身体的问题是对自己的警告。

通过科学的解释,二者关系是:消极情绪的危害导致了在慢性疾病患者中抑郁和焦虑的高发率。抑郁和心脏疾病之间的联系可能是由与压力相关的动脉炎症所导致的。应激激素能加快人体蛋白质的生成,从而导致炎症。所以消极的人,更容易患感冒。炎症有利于我们抵抗感染,但是同时持续炎症也更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和诱发抑郁。

因此情绪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恶性循环,我们预防身体的问题,首先应该从重视自己的情绪开始。

持续的压力也会消耗我们的精力,降低我们身体的免疫力。科学研究表明,长久经受巨大压力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患病。

03

二、打破不良情绪恶性循环的方法

1.用行动改变态度

心理学家提出一种通过改变外显行为引发内在改变,来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用行为影响态度。

比如情绪低落时,学会作出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强化内心快乐的感受。一个不高兴的人,如果用颓废的姿势坐一整天,哀声叹气,以一种阴沉的声音回应一切,他就会被不高兴的情绪笼罩,郁闷一直持续。

如果你感到沮丧,调节情绪不是去看一个悲伤的电影,或者剧烈运动,暴饮暴食,这样会加深内心的不良情绪。科学的方法是去热闹快乐的地方,让身体做出快乐高兴的动作,做出开心的面部表情,对自己笑一笑。

在其他方面,我们也能通过付出行动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改变迷茫、慵懒的最佳方法不是思考,而是立刻行动。

2.积极归因,塑造积极的解释风格

还有一个方式是通过改变自己的消极的归因方式来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学会积极归因。

一个小的练习是,每天记下自己做成功的事和失败的事,对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解释训练,对成功进行分析,找出自身的因素。对失败进行客观条件的分析,看到外在的因素。

这样的做法,会慢慢训练一个人从消极的解释风格转变为积极的解释风格。也会让一个人慢慢转变态度,减少自责行为,更加积极。

基本的心理常识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希望每一个人都幸福快乐。

精彩活动预告

幸福鹿友荟六月主题活动

《亲子阅读——让爱流动》,

6月17日14:00——16:00

将于黑暗中咖啡举办。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查看详情。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