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顿饭局让我醒悟,原来这些人都是能量吸 [复制链接]

1#

离开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快乐。

三个人的聚会让我顿悟:这社交局,不要也罢。

“我婆婆上次过中秋节,就给我拿了块钱,这是干什么?拿我当要饭的吗?”

“晓琳你别这么想,你婆婆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人至少挺朴实的,对你也挺好不是吗?别想太多,大过节的老人家给多少都是一份心意。”

“哎呀要说你俩就是太单纯了,别对别人那么宽容,太傻了,要多为自己想想。尤其是你呀露露,块钱的东西你婆婆也能拿得出手?要我早跟她翻脸了。”

听完这话,我和露露瞬间觉得桌上的意大利面不香了,只想赶紧应付完快点回家。

自从晓琳结婚起,我们三人的聚会似乎没有了以往的纯真快乐,她的抱怨、吐槽让我感觉窒息,这简直是辜负了这些美食。

好容易出来放松的周末,这气氛怎么比上坟还压抑?她的那些话,容易让人对婚姻产生没必要的忧虑。

如果说晓琳在生活里真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自然会为她打抱不平,可真相是,她从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对生活琐事添油加醋,赋予多余的负能量。

那时候的我们好歹还能拉着她一起开心快乐,可自她结婚以后,我们是真的没办法了,我们也不能对被人的家庭指手画脚。

想了想,我决定不再强迫自己去参加这种无意义的社交了,因为我和朋友出去玩的目的是放松,是互相治愈,而她让我与好心情背道而驰,所以这饭局,不要也罢。

你没有改变她的义务,但你有呵护自己的责任。

在心理学中,一个人的观念由她的认知决定,而认知又是由她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等影响的,如果她不能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想办法改正,那么旁人说再多也没有用。

所以在生活中你会发现,像晓琳这样的人有很多,旁人的话他们听不进去,但她们会把自己的负能量强行传送给别人,制造焦虑。

那么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注意到,你本来是科可以轻松快乐的生活的,你没必要非得受她影响,你改变不了她,但是你可以远离她。因为这种人,是能量“吸血鬼”。

总结一下,能量“吸血鬼”都有这3种共同特点。

如果中了2个或者两个以上,那你就要想好,是赶紧离开她,还是继续被她“吸血”,成为一个“吸血鬼”二代,蚕食自己、蚕食别人。

①话题内容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负能量,除了抱怨,就是谴责。

你在她的言语里听不到对生活的的热爱或希望,似乎所有事都是令她不满意的、不喜欢的。

她的面部表情几乎没有笑容,总是眉头紧蹙,愁眉苦脸,时不时地叹气,似乎她的生活里一件开心事也没有,美食的可口她感受不到,音乐的悦耳她无法体会。

②不仅个人负能量满满,还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行传递给别人,你不认同你就是不理解我,你不理解你就是不成熟。

这类人除了会自己抱怨以外,还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如果你没有一起和她共情,那你就是“有罪”。

如果你和她分享些好玩的、有趣的事物,她不但不会感激或者一起开心,还会反过头来质问你:“这好笑吗?这有意思吗?你真幼稚。”

③和她聊完天会觉得筋疲力竭,明明是奔着开心去的,可结果自己的好心情全无,满脑子都是她说过的负能量。

我认为,几个人出去吃饭也好逛街也好,目的是为了放松是为了休闲,可能量“吸血鬼”不一样,你和她无论做什么事都快乐不起来,还得听她无休止的负能量输出。

跟这种人相处久了你会发现,你逐渐变得不敢分享、不愿意分享,你眼中的快乐到她眼里,那都是人间疾苦,久而久之你会离正能量越来越远,她的话会印在你的脑子里影响你的三观。

你千万不要觉得这种事情随处可见它就是小事一桩。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作“潜意识”,能量“吸血鬼”会把她的主观观点以语言或者行为的方式强行传递给你。

而这些观念会在无形之中影响你的潜意识,影响你的认知。你想让一个纯净、快乐、可爱的自己被一个可怕的“吸血鬼”毁掉吗?

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判定这些人到底值不值得继续交往,那么你就翻出这3条特点,鉴别一下他们是不是能量“吸血鬼”。如果是,恭喜你,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文:薄荷心理

参考资料:《Freudstheoryofsubconsciousness》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