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八单元习作,是写那次玩得真高兴。
孩子们一说到玩,兴致一下就高涨起来,好像坐上了火箭一下飞上了天,你看他的脸,那笑容能从脸上一大把一大把地揪下来。
玩得这样嗨,能把自己嗨的情景,嗨的神态,嗨的心理表达出来吗?恐怕有困难了。这时候再看他那脸,一下就老成了三十几岁的样子,两眉愁成一眉,额上皱出了抬头纹,好一副“愁云惨淡万里凝”啊。
我们写作文就是要培养孩子把亲身实感用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的功夫。好比吃饭,吃得香很容易,把香写出来又何其难啊!但不去写,永远只能停留会吃的水平,什么时候能把才华和文采吃到肚子里,变成“腹有诗书气自华”,就上了一个新的水平了。
一、记事作文的几个要素
这次的习作,就是试着把玩得真高兴的那件事,尽可能表述出来。那要怎么写?写些什么呢?
既然是写事,就要把事情的要素交代清楚。这是一个常识,就像介绍一个同学,你要怎么介绍呢?如果你这样说,“我有个同学九岁了,黑头发、黄皮肤,穿一身校服,特别可爱。”别人听了会知道他是谁吗?肯定是一头雾水,说“哦,我猜出来了,他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是黄种人。”全世界的黄种人几十亿,咱们这个同学介绍的实在有点面儿宽吧,似乎比大海里捞针还难呢。
这是什么道理呢?没有抓住要领。你如果说,“我的同学叫谁谁谁,在哪个学校哪个班读书。”那么大家就明白了是说谁了,不认识的也能按图索骥地把他找到,因此我们讲一件事,就要抓住事情的主要特征来讲。
这是老生常谈了,可是有的同学就是说起来知道,一到具体写时好像就使不上劲了,什么问题?没有形成思维习惯。什么是思维习惯呢?就像吃饭了要去找筷子一样,遇到这种情况,很自然就想到了该怎么做一样。
说白了,就是写事就要讲清楚时间,人物、地点,然后是事情的过程。
有的同学按此办理,往往又会写成流水账。只是记事情,却没有分主次,没有把重点的多说一些,次要的一笔带过。这样就像水桶一样,哪跟哪全是一般粗,可不就流水账了。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写一篇这次的习作,同学们一起体会感受。
二、原创作文,边写边解析
在我家附近的公园里,有个小湖,湖里种着莲花,岸边栽着垂柳,还有凉亭、长椅,风景美,可乘凉,还能闲坐,常常游人如织。
把这一段的写法讲一讲。虽然说记事的作文有一个基本的写法,时间、人物、地点,但并不等于就一定按这个顺序来写。比如我们这个开头,就是在交代地点。如果你写地点,只是写一下在哪里,一方面没有多少内容可写,一方面别人读得也无味,因此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多写一些。但写也不是无目的,写什么,怎么样,还是要和下文有关联。比如此处写了公园,那为什么没有写公园别的地方,单单说了半天湖呢?因为这个湖就是下文发生事情的主要地方,所以就写湖了。
爷爷七十多岁了,每天出去转一转,找一点乐子来安享晚年。如果是夏天,他有一个打发时光的好营干,就是到湖边钓龙虾。爷爷说,我们这里以前并没有龙虾,有的只是小虾米,太小了,钓不着。近两年,龙虾仿佛是从天而降,突然就多起来。这些家伙们大个子,穿厚厚的铠甲,拿着双钳,好威风的样子。似乎它们自以为厉害吧,什么也不怕,见到诱饵就抢着往上冲,被钓到了也不松钳子,是最笨的笨蛋。
写事情就要把事情的起因交代清楚,人们读了,会觉得顺理成章,如果突然冒出来去钓龙虾,就有点仓促了。而且我们说明一个情况时,要把思路敞开,多联系一些方面,可写的东西自就多了,也不愁没写的了,所以要八面玲珑,四面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