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面对疫情,老人很焦虑,怎么办专家发出老年 [复制链接]

1#

随着最近疫情防控举措调整优化,不少老年朋友开始担心:如果我和家人被感染了,该怎么办?老年人因此变得格外焦虑、紧张,这种情况正常吗?如果老人焦虑过度了该怎么办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张少伟医生予以解答。

老人很焦虑,正常吗?

相较年轻人,老年人身体免疫力弱,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有这样的焦虑、担心很正常。面对这种担心,作为子女或者朋友,一方面是要鼓励老年人去打疫苗,平时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等。同时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另一方面是做好科普和安抚工作,让老人及时了解政府和权威媒体发布的防控知识和疫情信息,让老年人摆脱对新冠肺炎的固有观念,不再畏之如虎,而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保持身心健康。

如果老人焦虑过度了,子女怎么做?

很多老人之所以过度焦虑,很大程度是有几点担心:1、担心感染之后会出现重症,甚至危及生命;2、担心一家人感染后没有人照顾。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老人对未来未知的担心打消。

专家已明确,目前奥密克戎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但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普通型的很少,重型和危重型的比例更少。跟老人说清楚,奥密克戎已经不是那么恐怖了,减轻老人的焦虑情绪。另外,作为家里的青壮年,我们有义务向老人传递这个明确的信息:“老人万一感染,不论是子女还是政府,一定会保障老人有地方看病,保障老人有人陪同看病,不会出现无药可用,无地可去的情况”。

面对疫情,老年朋友如何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以便更好地生活?

面对疫情反复的紧张氛围,面对不断“阳了”的朋友圈,很多老年人感到危机在一步步逼近自己,背负负面情绪的感觉很糟糕,该如何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更好地面对疫情呢?

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来源于内心对未来的担忧,比如开始一项重要工作前,很多人紧张不安,但是开始着手工作了,反而就不紧张了。面对疫情,老人焦虑来源也是对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或子女会重症,担心没药治疗,担心自己或子女生病了没有人照顾等。了解负面情绪的来源后,可以自我反驳。询问下周围感染的朋友是不是大部分是轻症,医院的发热门诊是不是“无药可用”了?当老人得到答案时,也许就不那么焦虑了。

有情绪就要宣泄,就像洪水需要泄洪一样,对老人也是同样的。当个人的痛苦转变为大众的痛苦时,自我的负面情绪也会被稀释。跟周围的老朋友们聊聊天,听听他人对疫情的看法,你的焦虑会不会同样是别人的焦虑,了解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的。此外,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放松下来,消化产生的负面情绪。

可以教老年朋友一些心理调节技巧吗?

很多老年人在紧张的防疫氛围中,出现过度防护、过量囤药、不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