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公布了一系列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关事项。随着中国社会防疫策略的调整,有一些人出现了心理上的不适应。有梗说,过去见面问候语是“吃了吗”,现在从“酸了吗”变成了“阳了吗”。
不良情绪该如何摆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南京心理专家智库成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教师韩宁告诉记者,随着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发生变化,市民会出现疑问、担心、焦虑、恐惧等情绪,这都是警觉反应期和消极防御期的最主要表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是人类面对危机时与生俱来的正常反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人们的行动和认知能力,导致过度防护、过量囤药等不理智的行为。但这些情绪也并非毫无益处,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保持警惕,加强学习,更好地应对当下的疫情形势。
韩宁分析说,我们的想象力会在事实基础上,增加70%。增加的这70%,我们往往不会向着好的方向去想,而是把它努力想象成坏的。这也是人心理的自我预防机制所起到的作用,会提前预警,让我们有一个充足的心理准备,去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困难。
这段时间,很多人实际上是有极强的心理内耗,担心自己“阳”,看谁都像“阳”,打个喷嚏都觉得自己阳了。内心始终不能平静,不停的消耗自己的思绪,做事难以集中注意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失眠,幻听等现象。
怎么调节自己目前的心态呢?韩宁表示,关键是让自己拥有一个积极阳光的状态。现在的状态就有点像,医院要扎针抽血。医生拿出针没扎你和要扎你的状态。这个时候你会在想疼痛,你会瞬间觉得疼痛很可怕,甚至你开始后悔让医生给你扎针。可当针扎上去之后你也就适应了,之前的恐惧瞬间消失。那么,之前的恐惧是什么呢?就是对未知的想象带来的恐惧。所以,在面对新冠病毒的时候,大家不要去想象,不要去想象得了之后的状态,那些都不是真实的。
韩宁也给出建议,首先要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不信谣不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