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识点早期电影心理学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 http://www.xxzywj.com/index.html

早期电影心理学

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堡的观点:确切的论证电影的影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方式。与摄影、戏剧比较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方式。

电影从一开始出现的时候主要是一种商业的、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玩具的工具来使用的。一些小商贩(卢米埃尔,梅里爱)是电影最开始的创作者。

摄影是平面的源自真实世界图像,没有运动感和视觉上的深度感。

戏剧是模仿现实表演出来的艺术,有视觉上的运动感和深度。

电影的影像同时具有视觉的运动感和深度感,而且直接源于真实的世界。

闵斯特堡指出来这样的情况(影像)并不是一个事实。电影从一瞬间来说出现在银幕上的仍然是一张摄影(24格每秒)。电影从某种角度来说不过是一张一张的摄影连续起来。电影实际上是由于人的生理的功能和心理的作用而产生影像的运动效果。所谓的生理作用指的是视网膜作用的一种延滞(1/6秒)而产生的,也就是视觉暂留效应。电影的运动感实际上是来自大脑的错觉。

影像实际上是一种事实和象征(人的主观加入)的混合体。那么影像的实质并不是把现实的东西最原本的保持下来,而是由于人的主观加入而具有一种表意的功能。

任何艺术的表意方式必须具备“表意的功能”。

另一位德国的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根据闵斯特堡的理论提出,电影的影像和现实具有差别。“有差别”是艺术创造的一个切入点。[事实本身由于人为因素的加入而有了差别从此有了表意的功能。]

影像不等于现实。“拍摄的对象不再是首先要考虑的”。如果电影的影像仅是用于复制现实的,例如新闻摄影,那样的话拍摄对象可以优先考虑。但是电影并不是真实的,所以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如何用画面去表现拍摄画面的特征”,以阐明一个内涵的观念。电影是一个影像,并不抽象,所以需要一个画面的特征。这样一来,这个阐明内涵的特征就是最重要的了。

文章转载于网络和猫哥团队整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