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考编真的很难吗 [复制链接]

1#

“格格,备考三年这次又失败了……”

“格抱抱你,放平心态,再战一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格格等你明年报喜!”

近期好多人私信格格考编到底难不难?格格觉得考编就像“小马过河”,不试试怎么能知道水深水浅,过去了也就不过如此的。但考编确实是一个考验耐力的事情,贵在坚持。

小格也看过大家的经验帖,感觉难的不只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无数个早上挣扎起来背书,无数个半夜十二点忍受着困意刷题,临近面试的最后几天崩溃过哭过……但是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历时一年的学习告一段落,格格最近也收到了好多报喜,纵览学员投稿的经验帖,总结下来,只有两个字:努力!

涯涯在月梢: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各位带孩子的妈妈,请为了孩子,不要放弃努力,亏欠孩子这一年,完成自己的一个人生任务。

丢丢Precious:冬天无论阴晴雨雪,5点早读的窗前会有我,早6背时政,晚9背教基,5月-7月一复一日。最后念分时候,算了一下会入围时,突然泪水打转,一切值了!

_小徐上岸迎娶李易峰:庚子鼠年,我的本命年。在公屏里和微博里认识了几个小伙伴,我们成立了小组,每天一起听课,打卡。“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JolinKKKKin-g:“我战友说要换朋友圈背景换成杨超越,我却提问她“超越给定信息”说的是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啥观点;我战友说她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力求成功型”,我就把成就动机出现过的三个大考点默写下来发给她;我朋友安慰我背水一战,我非要给他讲讲这是在说韩信;我战友说我天天这样“联想”挺吓人的,我就给她纠正“联想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而“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or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活动”……

就这样,有时这些迁移都成了自动的,脱口而出的。

地豆蹦:不要怀疑自己,保持善良的心,总有一天运气会找到你。终于在收获的季节星星月亮都奔我而来!一切都值得!同时想引用孔老板的话对备考好多次的人说一句“你用几年的时间去换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总有一天会轮到你。”

“你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在人前显得毫不费力。”

起床5:30

早饭6:30

休息11:30

起床2:00

吃饭5:30

学习6:00

结束11:30

以上是一个学员一年的作息时间,可能短期内觉得很容易实行,但长期下去真的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来支撑,因为考试毕竟没有身体重要。

下面分两种情况

①当你是一个必须背过知识才去做题的人,那我推荐你随着每一节课进行背诵,当基础课结束之后再次进行整体背诵,然后再刷题。

强迫症驱使着我自己汇总笔记,按照我自己的思路来,内化成我自己的方式,我自己看着顺眼。

教育学2本,心理学2本。都是B5厚本儿。

教育学1本,心理学1本。把每个人物摘出来,把他所有所有观点、名言都集中起来。隔几页写一个人,后期做题遇见没见过的就赶紧补充上。还有一群人他们往往只说一句话or只有一个观点,我就把他们集中写了个“无名之辈”;还有汇总了流派,每个流派只写代表人物。这样整理像是有一个检索功能,能高效地调动出要找的内容。

这其实是专门开给心理学的。我们都知道,心理学争议太多了,专门把有争议的每一个考点下出现的所有例子做了汇总。当然后期也可以自己整理口诀笔记,错题本等等的。

②如果你是一个通过错题来巩固知识,那我推荐你随堂刷章节题,除此之外进行下一章节的刷题,当基础课完成后,如果你觉得这种方法很适合你,那请继续实行下去。

靠基础题海的解析回顾知识点,有时候还真挺好用的。按单元背笔记,配合狂写。这其实就是个,多种感官参与,有助于记忆。每背完一个单元,就做对应的单元题。最后一定要做好错题的归纳整理。

公基方面:推荐自己手作笔记并按照老师的思路尝试理解。公基也做了一套系统笔记,后期,和我的战友们像布置作业的形式,把法律知识点挖出空来,结合例子和默写,请战友填空上交,一挖一麻袋,好几张A4纸,天天有作业,强制背诵默写。与此同时自己也背了一遍、挖空写一遍、默一遍、纠错校对一遍,然后给战友发答案和解析,她们再纠错。为了让她们每天一个知识点地记住,于是每天在群里发《今日时政》,包括2-3个模块:今日常识、今日时政、今日教育。我的常识和时政也就是这样积累的。强迫她俩记住,我自己也记住,找重点和高频考点往里写。每个周汇总一次《周汇总》,每个月底再来一发《月汇总》。很多公基知识我们依靠《各种大默写》,考完试后有次直播超哥说考虑以后把公基碎片化,每天积累。听了跟高兴,这不就是我们每天在做的事吗!说明我们的学习很有用。是实话,汇总这东西,累又麻烦,但真管用。

总结:准备笔试的过程,不光是对心理也是对身体的考验,建议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这样你不会觉得孤单,一个人备考真的很难熬。不要用太多的时间去伤春悲秋,有那时间多做点题多看点课。适当的放松也是有必要的,比如说你可以规定自己一个星期只能睡一次懒觉,出去玩一天,都是可以的。笔试成绩越高,你的面试压力就会越小。如果有合适的岗位,也可以多报几个地方,一定要抓住身边所有的机会,备考无捷径,只有踏实专一努力方可成功,愿正在努力的你能收获最好的结果。努力坚持自信,下一次上岸的就是你。

辛苦读完这长文,并且也在备考的朋友们,小格期待你们的好消息。希望此文能给你们点力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