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超职教育7个心理学效应,看清你的爱情真相 [复制链接]

1#

心理学效应也能用在爱情里,让亲密关系的流动性更强,夫妻之间更有默契。

如何跟喜欢的人更进一步?

“多看效应”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给参加实验的人看一些照片,有些照片出现了20多次,有的照片只出现1次,之后让人们说出最喜欢哪几张。

结果表明,人们更喜欢那些出现了很多次的照片——看着看着就习惯了,甚至觉得有点好看,这就是多看效应。

对于已婚的夫妻来说,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去做,家庭就会朝着美好和谐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好的爱情通常都需要努力去经营才可以维持。

疫情中,就有人感慨:

再这么封闭隔离下去,就要跟老公处出感情了。

虽然是玩笑话,但这足以说明多看效应的强大力量。

心动不一定是真爱?

“吊桥效应”

研究者认为,与人们的一般常识不同,个体的情绪经验并不是因自身的遭遇而自发形成,它是一种两个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

1.人们首先体验到的是自我的生理感受被唤醒;

2.然后,人们会在周遭的环境中,为自己的生理唤醒寻找一个合适的解释。

例如,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或处境下,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自己生理表现与平常有所不同,比如觉得浑身发热、心跳加速、手足无措、大脑一片空白等;接下来,会不由自主地从周围环境中寻找线索来解释此时自己的生理表现。

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一起提心吊胆地在吊桥上走,引起的心跳加速,会让人误以为是遇见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产生的反应。

所以约会时,一些人倾向于看恐怖片、战争片,在紧张刺激的氛围里,人很容易把心跳加速的原因想象成“我喜欢上ta了”。

第一印象很重要!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次交往中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就是最深刻的。

首因效应有积极性,也有缺陷,带有明显的主观推断和先入为主色彩,干扰着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比如你一开始看起来非常高冷,那么即使你以后熟悉ta了,变得热情开朗,ta还是会认为你是个高冷的人。

“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外貌负责。”

如何提高被人喜欢的概率呢?长相是天生的无法改变,虽然俺玉树临风丰姿绰约,但是还有很多人不喜欢俺,所以单纯靠长相是无用的。

无论美丑都要保持干净、整洁,不一定要穿很贵的衣服,但是要得体,胡子常刮刮鼻须常修修,有风度不随地吐痰。

常读书的人自然会形成一种气质,这种气质一般会增加好感度,不会让第一印象变得很差。

在亲密关系中,时刻留意打扮自己,也会始终提供新鲜感与美好,时不时更换穿衣风格,也能让对方眼前一亮。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他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神话,这个神话说的是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的故事,佛洛依德借用这个神话故事,说明孩子在幼年阶段会产生与同性家长竞争异性家长的心理倾向。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发展的选择时期,人们开始寻求性对象,这里并不是实质上发生的伦理性对象,而是潜意识里的那个形象,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为选择对象。

我们和另一半的相处模式,就像我们和父亲或母亲的相处模式。

一些男人找伴侣就是在找第二个妈妈,只要这个女人给他温暖,给他安全,让他变回小男孩,这个女人就很容易成为他的真爱。

而女人则希望遇见一个“把自己宠成女儿”的伴侣,渴望无条件的爱,很容易喜欢上一个给自己照顾,给自己温柔的人,更容易对看起来忠厚老实的男人心动,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

正常不过度的“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对孩子性格养成有一定帮助,从父亲那儿得来的力量和安全感,和母亲那儿得来的爱和呵护,是孩子美好的心灵培育最好的土壤。

为什么性格互补的人更容易坠入爱河?

“互补定律”

研究表明,一个团队里假如全都是性格相似的人,那么很容易造成内部不和谐,容易发生争执。

因为性格相似,需求也相似,会对同一件事情产生兴趣,进而发生利益冲突。

互补定律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指双方在需要、气质、性格、能力、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恰好成为互补关系时,那么就可以在活动中相互吸引。

这其实是表明人不仅有获得认同的需要,也有通过对方获得自己所欠缺的东西的需要。

例如,直率大胆的人,也许喜欢害羞内向的人;稳健有序的人,也许喜欢热情外向的人;随和的人,反而喜欢严肃刚直的人;主观的人,也许喜欢柔顺温和的人。这在人类世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而人与人能够互相满足,就会产生强烈的相互吸引,所以性格互补的人更易坠入爱河。

光线昏暗的地方更易产生好感?

“黑暗效应”

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就很容易减少戒备而产生安全感,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黑暗效应”。

有个男生一直在追求一个女孩,但每次出来,他总觉得气氛很尴尬,自己也紧张,担心表现不好被女孩否定。

有一天晚上,他约女孩到一家光线比较暗的安静的酒吧,结果女孩第一次卸下防备,开开心心聊起来了自己的童年,男生松了口气,之后他们之间的隔阂少了很多,三个月后,女孩答应了男生的告白。

而黑暗的环境下,视线都会集中在彼此身上,也不会去考虑其他人的目光。

这种状态下,更容易展现出来自己的另一面。

吵架时为什么会愈演愈烈?

“拍球效应”

人在拍球时,用的力越大,球就弹的越高;反之,用的力越小,球弹跳的高度也越小。

这种现象即被称为“拍球效应”,意指一个人承受的压力越大,其潜能发挥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如果吵架时双方谁都不肯妥协让步,就像在拍球一样,会越吵越凶,你毕生的吵架功力都被激发出来了,那结果一定是两人闹得很僵。

此时,你更需要做的,是减小“拍球的力度”,“温和”地应对,反而更容易解决矛盾。

超职教育心理咨询师

1.基础精讲(课时/录播)2.考前冲刺(18课时/直播)3.成长实操课(24课时/直播)4.职业生涯规划及一对一就业指导(4课时)5.咨询能力训练(20课时/录播)6.超职全年线下成长体验课7.四大心理咨询实用技能(24课时/直播)8.精神动力学(14课时/录播)9.心理咨询体验与实习(初阶)

想要报名可通过后台发私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