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婴儿参与到以客体为核心的互动中建构某种关 [复制链接]

1#

关于婴儿常识心理学的互动和习惯化研究均表明,1周岁的婴儿已经解决了心理认识发展的第一个挑战,即已经认识到心理行为与客体的关系。那么,这种关于不同心理行为的客体指向性的认识是怎样获得的?随着婴儿介入与他人的互动,他们开始觉察到各种关于客体与自己/他人行为之间的联系模式,这种模式在三边互动情节结构中十分明显。

互动经验中可能有许多方面进入这些表征的建构中:首先,婴儿以某种相似的方式观察他们自己和他人的目的行为,比如伸手、抓握以及改变外界客体的排列等。成人伸手、抓握以及手里拿着客体,是社会生活中某种相对常见的行为模式,因此毫不奇怪婴儿对其认识最早。关于其他心理行为(诸如视线和情绪)的认识则比较困难,因为它们与其所指向的客体之间往往间隔一定距离。

但是,日常经验提供了许多有关的模式,例如视线,人们往往会注视着他们的手所伸向及抓握的东西,因此视线可能通过与这种直接接触客体的行为相联系,逐渐与客体产生联系。这种关于个人或他人的客体指向活动的观察,可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逐步走向某种心理关系认识的建构。或许,互动性的经验可能更为重要。

如前所述,婴儿参与到以客体为核心的互动中,与他人共享指向客体的心理关系:他们共享着指向同一客体的注意和情绪,相互模仿指向客体的举动,并以其他方式围绕客体进行交流。正是在这种互动经历中,他们经常以可辨识的模式,体验到他们自己的心理关系的第三人称特征,以及他人心理关系的第一人称特征。例如,随着他们能稳定地追随视线,他们开始接触到系列经验。

在这些经验中,婴儿随他人的视线将自己的视线指向客体,从而与客体联系起来。正是对这些互动事件所提供信息模式的表征,最终使婴儿得以将自己的认识与他人的认识联系起来。不过,应该认识到,这种关于心理行为客体指向性的认识,起初很可能是以某种零碎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有不少证据支持这种解释。

首先,在涉及客体指向行为的不同情境中,婴儿的表现最初可能是不相关的。例如,诸如视线追随和指向行为这类三边互动行为,其出现似乎是相对独立的。而且,在指向行为的指向性和视线的客体指向性的两种测验上,9-12个月的婴儿在两者上的成绩没有相关。那些似乎已认识到视线的客体指向性的婴儿对指向行为的客体指向性的认识,并没有好于那些没有认识到视线的客体指向性的婴儿。

其次,婴儿在习惯化情境中对视线和指向行为的认识,与他们在三边互动情境中是否能追随视线或有指向行为没有显著相关。比如,一些婴儿追随视线,但显得没有认识到视线是指向客体的。再次,婴儿对他人心理关系的认识,与他们自己是否介入这些心理关系,两者之间的相关不甚一致。例如,婴儿对伸手行为的客体指向性的认识,与其稳定的目标指向的伸手行为的执行能力,大约在相同年龄里得到发展。

伍德沃德等人(Woodward,)发现,开始自伸手的婴儿更可能认识到伸手是客体指向性的。关于视线或情绪倾向的情形则不同,因为婴儿似乎要到1周岁末才将这些心理行为表征为是客体指向性的,远在他们能够注视、感受对客体的情绪之后(相距几个月)。至此,我们看到了婴儿对客体的兴趣如何整合到他们与他人的互动中,从而产生婴儿与伙伴共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