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当我们打开手机,习惯性地打开手机上的自媒体软件,总有那么几篇文章或视频,会让自己醍醐灌顶,让自己觉得长见识了,或学到了。于是点赞、转发、收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这些让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手机变的卡顿的时候提醒自己该清理手机了,于是就都被自己清除了。更别提能让学到的东西能变成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然后变成输出了。
归根到底,就是自己没有一个专属自己的知识体系,信息碎片化,我们接受的信息越多,越加重我们大脑的负担。就像一个房间,没有有序的设置和摆放,物件将让我们房间显得杂乱不堪,等到我们想要某个东西四处翻找时死也找不到,等到不想用的时候又在自己眼前晃悠。这是我们就制造了衣柜、书桌、橱柜,我们的大脑也是如此,需要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文化水平修建合适的柜子,来摆放我们从外界接收到的的知识和信号。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呢?不管你是学生,还是已经毕业想要学习知识的人,下面的方法一样适用。
第一,学会用盖房子的理念理解知识体系。
我们的知识体系和房子一样,由地基、砖瓦、柱子、钢筋、水泥、涂料和其他装饰品构成,但最重要的是地基,地基稳了,地面建筑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
举个栗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能用一个字说明的东西绝对不想再浪费两个字眼,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破窗效应”、“酸葡萄效应”、“墨菲定律”、“多米诺骨牌效应”等词语,然后习惯性的百度一下,觉得自己又学到东西了,但是别人能把这些东西在文章或说话时运用自如,自己为什么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些看似高大上的东西理解到位,我说的理解到位并不是说要让你去把心理学自学一遍,而是根据这些词语的概念再结合自身经历,学会思考,自己是否有过相同经历,或者身处词语意境中相同的环境,然后在理解之后记下来反复琢磨。这就是打地基的过程,方法很笨,但是效果很好。
上学时初二辍学了,去外地搬了两年的砖,自己吃尽了苦头,后来还是回到了学校,直接上的初三。那时还没学过英语,刚好回学校那一年英语成了中考课程,初三开始学英语。老师已经放弃我了,然后我破罐子破摔,把初中三年要学的课本上的单词全背了下来而且每个单词自己还造了十个句子,每个句子都拿给老师批改,然后再背。与此同时我把三年的英语课本上所有内容背了几遍,中考前我已经每次都能将英语考到分以上(满分),中考超常发挥,考了.
上了高中,我总结了一下,我是误打误撞的用笨办法把英语语感培养了起来,这个语感和我们学习的汉语是一样的原理,以至于做题时我只要把答案带到里面念一遍,就能做出正确选择,我根本不需要明白这句话或者这段文章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二,学会搭建知识框架。
地基建好了,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搭建房屋框架,也就是知识体系。什么风格?多大面积?多少层?层高多少?房间如何布局?这有点像我们买房时看到的户型图,完全根据自身需求而定。
搭建框架,我们得学会分析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前:参照物,面对相同的问题,别人是怎么做的,有何成功经验和闪光点是值得自己学习的。
因:验证可能性,发散思维,房屋的结构我们能做何调整,每个细节的调整对整体结构会造成什么影响?一一验证,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架构。
后:根据结构细节调整产生的影响,应对措施是什么?
果:反思和推演构建体系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做个排列,如果问题不解决,会造成什么后果?这些后果我们能否承受?
适:这个框架有没有相反的设计?有没有相同的设计?不管有没有,都可以用反性思维来推理。
用:搭建框架沉没成本和时间成本等成本的测算?需要多少时间?多少投入?多少精力?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
边:搭建框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问题,看周边或者网上有没有类似问题的解决方式?这些解决方式是否适用于自己?如果不适用,自己该做何调整?
界:设计出框架,在设计相反的框架,这两个框架总有一个连接点,也就是发散点,而这个点就是除了地基以外地面建筑最重要的连接点。
我们基于一个场景(问题),找到一个知识,运用以上八点分析,挖掘各式各样的连接点,在持续实践中接触新的知识,反思回顾,把新知和旧知经由含义相近的连接点链接起来,就能形成体系。
第三,明确步骤。
确立目标---明确知识获取途径---提炼知识---输出---形成体系
确立目标
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有二:解决遇到的问题;满足好奇心。知识体系的构建,一定是有一个明确目标的,就像盖房子就是我们的目标一样。但是我们的知识体系并不是放之天下而皆准的,一套知识体系并不能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遇到了问题,见鸟打子,确定目标,再针对性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搭建是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
明确了目标,我们就知道自己该学习和掌握什么技能、攻克什么领域的问题,在相应的领域里我们需要如何分类学习,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明确如何获得、如何吸收、如何输出、如何把别人的常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所有东西以目标为导向,我们脑子里就清晰了。
明确知识获取途径
明确了目标,我们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获取途径。常用途径有:线上学习;找老师;看书;实践。
线上学习我们都会,但是免费的东西营养很少,而且文章背后大概率作者一个手持镰刀的韭菜收割机,稍不留神就会成为别人的收割对象。
找老师说直白了就是根据自己想做的事,首先看看身边有没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亲人或者熟人,有的话可以跟着别人学习。成功是有捷径的,但捷径并不是因为看了某本书就能大彻大悟然后所向无敌,而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找到大树很关键。
看书的话根据自己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针对性的去购买相关书籍学习,现学现用。
实践: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所以实践最好是在找对老师之后,否则我们很容易交了一堆学费最后什么都没学到还满身都是被社会毒打的伤痕。
提炼知识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学,所以我们要从接收到的知识和信息里提炼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拿好小本子,做好笔记,并按时复习才能让只是转化成我们自己的营养。
输出
输入倒逼输出,走一步看一步,才是正确的方法。对于大部分普通人中的一个,我从来不相信什么三年计划、五年计划甚至十年计划,对于计划,一年足矣。
我们目前的工作或学习遇到的问题,我们差什么就补什么。输入变成输出的过程就像看《红楼梦》,里面对一百多个人物的描写都不重样,辞藻华丽而接地气,我们要学习描写方法,提高自己的文笔,就得把里面的字句拿出来自己试着写。说话也一样,别人的说话方式我们很难学会,但是他的金句我们是可以得到的,记下来,再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变成自己的了。
形成体系
我们通过多个领域的知识学习,再把这些模块找到一个连接点,把这些知识拼成一整块,就形成体系了。
而这个连接点,就非常重要。像我前面提到的学习英语的方法,语感是一部分,需要长期培养;词汇量是一部分,需要背诵和积累;而最重要的是另一个把这两块连接起来的点-----语法。不懂语法,语感强,词汇量大,一样不会做题,不会写作文。
总之,不管是解决问题也好,还是为了消遣蛮子猎奇心理也罢,我们要对知识抱有敬畏之心,才能得到知识真滴,从而真正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百度好学知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