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根治手足癣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1457411.html教育心理学分章节考点总结04
第四章学习心理
第一节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3、分类:①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
②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③根据学习动机起动作时间的长短,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④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⑤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学习本身提供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外部动机)。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①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②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③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基本看法,强化石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
(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了其中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前提);归属与爱的需要(交往动力);尊重的需要和求知的需要(学习动力);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四)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这六种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a、活动的选择;b、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c、活动时的情绪;d、能否完成学习任务。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
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第二节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和特点
1、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调控方式的综合。
2、特点: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二)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1、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2、自我调节学习的四个条件:a、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b、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并确信它对自己学习的价值;c、确信自己能够成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d、具有为自己学习的意识、愿望与动机,并把学业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却探究、追求与享受。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1、一般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一)认知策略
1、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产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世纪)、组织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主体纲要法,符号纲要法)。
(二)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2、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分为: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设置思考题、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控策略(领会监控、策略监控、注意监控)、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
1、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
2、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a、注重对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b、有效运用教学反馈;c、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第三节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
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5、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分为自迁移、近迁移、远迁移
6、根据迁移的路径,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习迁移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发的。
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等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
3、概括化理论。贾德在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4、关系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苛勒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
(二)当代的迁移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2、产生式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认为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3.情境性理论。认为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注意教学材料的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程呈现方式。
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第四节知识与技能
一、知识学习
(一)知识概述
1、含义及分类
知识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知识的表征,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有命题和命题网络,表象和图式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有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二)知识学习的类型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三)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一般过程:获得、保持、提取
2、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a、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b、有效运用注意规律
c、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
d、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
e、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
(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一般过程:陈述性阶段(前提)、程序化阶段(需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自动化阶段
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a、注意课题的选择与设计
b、注意示范与讲解
c、运用变式与比较
d、大量练习与适时反馈
e、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
f、分解程序的操作过程
(五)知识学习的作用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二、技能学习
(一)技能概述
1、含义,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与习惯。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的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3、分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技能也称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2.形成阶段:①操作定向,操作定向就是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②操作模仿。③操作整合,这一阶段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
④操作熟练,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
3、操作技能的形成途径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
(1)练习与技能的关系。练习对技能有促进作用。
“高原现象”指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
(2)教学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a、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b、准确的示范和讲解;c、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并且及时进行反馈;d、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
1、心智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如阅读、写作、观察等。特征: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2、心智技能形成阶段
①原型定向(准备阶段)②原型操作③原型内化
3、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a、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并且积极、正确的加以示范
b、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第五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1、问题就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感到疑难的情境。分类: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
2.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分类: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①发现问题;②理解问题;③提出假设(关键阶段);④检验假设
(四)问题解决的策略
1、主要可以分为算法和启发法。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启发法策略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2、常用的启发法:a、手段—目标分析法,是指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b、爬山法;c、逆推法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成为功能固着。
3.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6、其他,如个体的认知结构、个体特征、问题的特点
(五)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供思维水平
二、创造性
(一)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2、智力;3、个性
(三)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头脑风暴法、直觉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第六节态度与品德
一、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核心)、道德情感(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二、品的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10岁时儿童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分水岭。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法”最典型的是“汉斯偷药”的故事。他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两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到的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出现于小学,一直到青年、成年。两个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三、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依从、认同、内化
(二)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a、有效的说服;b、树立良好的榜样;
c、利用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e、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四、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过错行为是指那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问题行为。
不良品的行为是指那些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二)原因分析:客观方面:家庭教育事务、学校教育不当、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主观方面: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消极的情绪体验、道德意志薄弱、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性格上的缺陷
(三)矫正的基本过程: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矫正的心理学策略: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心理
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
4、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简答题: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