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专科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7_1.html似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恶性儿童事件被爆料出来:母亲失手将婴儿坠落扶梯,父亲大意将孩子闷死车内,儿童被拐卖、被虐待、被家暴、被性侵……作为弱势群体的儿童,始终处于一种动荡的境地。
最近,一段杭州三岁童模被母亲踢踹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爆出后,舆论不断发酵,从最初对虐童的质疑蔓延到了对整个童模行业乱象的反思。4月14日,媒体记者赴浙江湖州织里镇最大的童模摄影基地采访时,发现当地镇*府已经介入童模行业乱象调查,将干预和禁止违反儿童意愿的拍摄行为。
这些提前进入社会的孩子们,相比于同龄人,早早地意识到了“工作”的含义,甚至“日进斗金”。但伴随巨额利益而来的是“童年的消逝”。当大人们都在批判“”工作制度的时候,许多童模的工作时间甚至超出了成人世界的限度。童模的身高有严格的限制,有些家长担心孩子长太快,会刻意控制孩子的进食与睡眠;而繁重枯燥的工作不免会让天性爱玩的孩子失去耐心,但哄好孩子所需的时间只会增加利益的耗损,于是有些父母会采取最直接的办法——打。童模的*金年龄是3-6岁,正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但这些孩子们却过早地进入了成人的金钱世界。
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今的儿童们所面临的问题,绝不止于“童模”事件本身。如何真正地发现儿童、发展儿童,才是这许多事件背后的真正命题所在。今年正值五四年,回溯百年前的五四,那时的新文化知识分子就开始了“儿童的发现”。周作人提出,要将儿童视为“完全的个人”,“承认儿童有独立的生活……客观地理解他们,并加以相当地尊重”。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看到,这依然是个艰巨的命题。
在《儿童生活中我是谁》这本被誉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百科全书”中,几位常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学者可以说回应了这一命题。这本书自年出版以来历经八次修订,对于许多现实问题,依然有很强的前瞻性与洞察力。尽管它的写作背景是美国社会,与中国的具体情境和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异,但依然有许多可资借鉴与反思之处。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儿童是一切思考的中心。
本文整合
风小杨
《儿童生活中我是谁》(WhoAmIIntheLivesofChildren?)
作者:(美)斯蒂芬妮·菲尼、伊娃·莫拉维茨克、谢里·诺尔蒂
译者:洪秀敏、李晓巍、王兴华
版本:商务印书馆年3月
儿童成长,需要怎样的环境?
没有任何行为可以脱离环境。——罗伯特·萨默(德国精神病学家、谱系专家)
有关儿童的研究已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在过去的75年中,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也因此对儿童有了更多的了解,理解儿童是如何成长和学习的,了解儿童发展的模式和顺序。这些研究也让我们懂得了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个体独特性,帮助我们识别那些促进或阻碍儿童发展的环境因素。
每个儿童都出生并成长于特定的家庭、文化和环境中。从生命第一天开始,儿童就受周围环境的塑造,并将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环境。
婴儿与主要照料者之间温暖、亲密、持续的关系是其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充满爱的照料是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绪正常发展不可或缺的,也能让儿童对世界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在罗马尼亚孤儿院开展的一项经典研究发现,温暖的养育关系至关重要。尽管孤儿院为儿童提供规律的喂养和换洗服务,但是儿童和成人的交流有限,提供的玩具和参与的活动也很少。研究者发现,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下,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明显滞后。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认为,与主要照料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依恋是社会性和情绪健康发展的基础。他把“依恋”(attachment)定义为两个人之间紧密的情感纽带,并把婴儿的依恋划分为几个阶段。鲍尔比提出,婴儿生来就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吸引成人,并促进依恋关系的形成。婴儿的哭、凝视和微笑等行为能吸引照料者,从而有利于形成紧密的联系。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Ainsworth)则把母婴依恋按照安全程度进行了区分,发现与不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相比,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更可能去独立探索、表现出积极的交往方式。近期的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与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母亲也不是唯一的依恋对象。除母亲以外,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与父亲和其他重要的照料者都可以形成紧密的多重依恋关系。
约翰·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依恋》《丧失》《分离》
《从神经细胞到左邻右舍》(FromNeuronstoNeighborhood)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其核心结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健康发展的基础”。作者强调积极回应式的亲子互动非常重要,认为儿童的成长是在与他人的紧密联系中完成的,关怀体贴的成人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尤为关键。
FromNeuronstoNeighborhood
版本:NationalAcademiesPress
20世纪中叶以前,关于发展的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成熟是执行生物学预定计划的过程。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麦克维克·亨特(J.McVickerHunt)年在其经典著作《智力与经验》(IntelligenceandExperience)中对此提出质疑和反对,他引用了许多研究来说明早期经验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过去的60年间,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结论,并明确提出:5-6岁前的经验对儿童后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很关键。
在童年的某些阶段,消极经验或缺乏适当的刺激可能比其他阶段更易对发展造成严重且持久的损害。发展中的大脑是脆弱的,创伤或忽视会造成脑功能的损伤。当压力水平增高时,脑内会产生一种激素——皮质醇,过量的皮质醇会破坏脑细胞,造成脑密度降低。孕期抑郁、创伤、虐待或孕期接触诸如可卡因、尼古丁和酒精等物质都可能对大脑发育造成持久的损害。研究表明,如果儿童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环境中,他们的注意、记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较差。
在教育者瑞吉欧·埃米莉亚(RegioEmilia)眼中,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它不仅是有力的教学工具,也是家庭的可视标志,能够为儿童提供恰当的体验。环境应该契合儿童的需要,并且支撑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发展目标。因此在做出选择时,必须首先问自己三个最基本的问题:
1.这种环境是否适合儿童的年龄、发展阶段、特点、社区、家庭以及文化特色?是否能够反映这些孩子的角色?是否安全、健康?2.它是否能在身体上、社会性上、情感上和智力上吸引这些孩子?它是否包含能够激发儿童求知欲的要素?3.这种环境能否支撑来到这里的所有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儿童之间、成人和儿童之间以及成人之间的关系。
因《小*当家》成名的小演员麦考利·卡尔金因缺少家庭关怀走上歧途,他的父母离婚时曾因天价片酬争夺他的抚养权。
提供必要的健康、安全和幸福感
对于孩子来说,能让他爱上这个世界的地方就是一个最棒的地方。——伊丽莎白·普雷斯科特(美国作家)
在我们为幼儿制定的众多目标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获得幸福感——身体、心智和精神的全面健康状态。
对于儿童的整体幸福而言,还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但是,什么是健康?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儿童的发展和幸福包括多个方面——心理健康、社会技能学习、身体和大脑发育以及智力发展。当我们为儿童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他们就能保持健康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是一种常识。它包括保护儿童远离危险;有效地监护儿童;保证儿童能享用到有营养的食物、水以及健康所需的干净设施;教会儿童遵守安全和健康常规。这些事情乍看简单,实际则不然,在照顾一群幼儿的过程中将这些一一落实是富有挑战性的。为了帮助儿童学会保护自身安全,你需要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反映虐童事件的电影《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年,年仅16岁的西尔维亚被寄宿家庭和邻居的孩子共同虐待致死,负责这起事件的检察官称它为“发生在印第安纳州的最可怕的犯罪事件”。
确保儿童的生理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同时,还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