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索伦图定势,一定要了解的心理学常识 [复制链接]

1#

先来看看这个图片,十秒内你能给出答案吗?

好吧,再来个更简单的,中间的是什么?念出来!

很简单吗?好吧,文章读到最后再看看,跟你的答案是一样的吗?

今天用这两张图测试了一下索伦图的博士妈妈,结果让我很欢乐,让她很委屈。睡前来书房跟我道晚安的时候,还不忘嘟囔一句:“念书越多错的越快”。她真的很聪明啊,一下就总结了问题的特征。这个问题就是今天想跟大家聊的心理学名词:定势。

智商的牛人、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讲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一位汽车修理工考他的智力,说一位聋哑人在他面前用拳头和手指做敲击状,最后满意的买走了钉子。刚出商店,又进来一位盲人要买把剪刀,请问:盲人会怎样做?”阿西莫夫立刻用两根手指比划着做剪刀状。汽车修理工开心地说:我就料定你肯定会答错,因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这跟索伦图妈妈的意思是一样的,知识和经验越多的人,思维中的定势也越多。这就是定势的特征: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定势的积极作用在于,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比如早起迷迷糊糊就能刷牙洗脸上厕所,都不用动脑子,可以节省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或者是,一旦经过引导和提示,就很容易达到期望的目标成果。不过它的消极作用却比积极的一面更多,比如束缚我们的思维。

这张图是我前年在北京西站春运时拍的,可以看到站台一边的人们快慢无序的赶车,另一边却空空荡荡。在我拍这照片几分钟后,一个女孩就被后边扛着大包的两个人撞倒在地,还被踩了几脚。如果此时换成一个大人带着小小的孩子,结果不敢想象。这是我们多年生活习惯造成的心理定势,让我们习惯性地、跟着大家走在自己那趟列车的一边的一个典型例子。

同样的还有,老司机到陌生城市第一件事一定会注意观察当地的行车特点。比如在北京开车转弯让直行已经做的非常习惯,然而很多城市却还固执地保持着能抢就抢而不觉得危险,两者的区别在于我们和当地人的心理定势不同;

再比如走亲戚拜年,丈夫可能会跟你说“我出去一下”,最好不要根据平时在家的经验脱口而出“你老实待会,别又去抽烟”。也许这次是他察觉到亲戚家忘了准备饮料要出去买回来呢?大过年的一腔好意换来误会的感觉可不舒服呢;

再或者回老家过年,在心里把平时孩子在院子里玩定势为安全,可能就会忽视了倒车、鞭炮、井盖等等由环境陌生带来的意外的伤害;或者孩子几天没写作业,或者有些平时不曾出现的行为......不要着急恼火,这都是生活中心理定势在影响我们。

记得80年代流行智力测验的时候,学生中很流行捉弄人的游戏。比如突然问一个被捉弄的对象“什么老鼠两条腿走路?”在对方瞬间茫然的时候,故作友好地提示“动画片中的也算……”。“米老鼠!”不容对方喘息立刻跟上另一个问题“什么鸭子两条腿走路?”“唐老鸭!”于是人群在一片哄笑中散去,像极了谷场上被驱赶的麻雀。

我当年也被捉弄过,对方突然问我“三点水加个来,念什么”,看我犹豫对方告诉我读“涞”后,马上又问我“三点水加个去呢?”......于是我就被麻雀们嘲笑了。直到十年后,心理学讲到第七章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心理定势在作怪么。

心理学里的定势也叫心向,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这个倾向性是说接下来的活动会受之前活动的影响。如果觉得定义麻烦,那么可以回想一下小时候爸妈常说的那句心理定势名言:“你一尥蹶子我就知道你拉几个粪蛋儿!”说明你尥蹶子的结果爸妈早已经定势了。定势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年提出的,后来经苏联心理学家改造而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如果以后遇到类似“认识定势”、“审美定势”、“运动定势”等等大名词的时候,不用觉得专业神秘,它们的总根儿就是今天我们在这儿正聊的内容。

再看这张图,还觉得你刚才的答案对吗?12和14的存在,你的定势让它成为13,而不是镂空的字体B。在所有人的认知里,春节是个美好的时刻,但是春节假期真的跟我们平时的日子有很大不同。如果这时候孩子不按常理出牌惹你生气,从定势的角度看恰恰说明孩子的创造性是高于你的,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定势就是这么容易影响我们。不过一旦了解了定势这个概念和特点,我们就可以把潜意识里那些心理的定势破坏掉,建立一个属于节日的定势,等待这个幸福的春节来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