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碚姐父母讲堂嵇东海心理疫苗连载之1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北碚区妇联推出的

新媒体卡通形象代言人

小碚姐

欢迎大家走进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

学习《心理疫苗》连载之15

婴儿期心理疫苗的定义

在之前的连载中,笔者介绍过心理疫苗是一套科学的感知和诠释外界的认知模式。将这种认知模式抽象为心理疫苗,是一种比喻,这种心理疫苗一旦注射成功,也就是说这一套科学合理的认知模式一旦形成,个体将会终生受益。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们也谈及了西方的一项追踪研究,那些在孩童时期具有良好认知模式的女孩,在其成年后经历危机仍然保持着很强的耐挫力和复原力,便是明证。那么具体到婴儿期,心理疫苗又是指什么呢?

本章的婴儿期阶段(0-3岁),家庭的养育者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的贡献率可以说几乎是百分之百。各位为人父母的读者们朋友们,笔者也相信本章内容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具体到婴儿期(0-3岁)的心理疫苗是指,以家庭养育者的温馨氛围下形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为基础,婴儿主动地通过在安全情境下的探索而获得的掌控感以及合理地消除不当的恐惧感为主要途径,而形成的科学的感知和诠释外界的认知模式。

在笔者的理论框架下,笔者是认为家长们的主要作用是:

(1)提供一个温馨的氛围,满足婴儿正常生理及情感需要

(2)为婴儿提供一个探索的安全环境

(3)主动干预消除不合理的婴儿恐惧

针对这三点,本书在此做简要介绍,至于如何达到预期目的,如何进行具体可操作的方法,笔者在本章中将会详细叙述。这三条作用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比如第一条作用,这是保证了第二、三条有效的基础,同时也是婴儿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基础,婴儿在很小的时候,即使不能听懂父母的言语内容,但现有研究表明,婴儿是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情绪的。第二条是因为婴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因为其自身的不够强大的原因,很容易被环境所伤害,在遭遇到伤害后,婴儿的行为便会退化,甚至不愿意去尝试,严重的时候会形成心理阴影,惧怕做此事,甚至泛化为害怕类似的事情。第三条则表明婴儿因为知识的限制和认知阶段的特征,会有一些不合理的恐惧,这是必须除去的,笔者在此用了消除不合理的恐惧,是因为有些合理恐惧是必须存在的,一是安全意识的需要,二是规则意识的需要。

在接下来的几期连载中,笔者将详细介绍婴儿期这三针疫苗的详细注射方法。在此,笔者稍微做一下说明,也许从心理学角度的一些建议方法或理论基础,可能与各位读者朋的常识或者是儿科大夫的建议有所差异(比如婴儿期分床睡的问题),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看,我相信心理学所展现给读者朋友们的是专业的,当然也是合适的,读者朋友自己可以思辨地去选择。

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敬请期待下期:

心理疫苗.第十六期《婴儿期心理疫苗第一针—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

背景链接

《心理疫苗—锻造子女坚实的心理资本》一书由作者结合心理学专业和基层案侦经历,提炼而成的一部应用心理学科普书籍。本书作者以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色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提出心理疫苗理论。心理疫苗是指形成于婴幼儿时期的一套科学合理的感知和诠释外界的编码方式(认知模式)。这套心理疫苗(认知模式)一旦注射成功,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将外在的各种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自己坚实的心理资本,从而获得成功而幸福的人生。

备注:本期内容节选自《心理疫苗》之婴儿篇理论部分。

供稿:嵇东海,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心理学学士、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位公职律师,拥有十余年的基层案侦工作经历的公安民警。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图片、音乐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标题:《小碚姐父母讲堂

嵇东海:《心理疫苗》连载之15“婴儿期心理疫苗的定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