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数据应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构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健康园地 http://www.wzqsyl.com/bbzs/bbyd/

——基于大健康4.0体系视角

文/罗贞礼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中医药坚持以人为本,以协调机体环境、调动人体机能为路径,以适度采用“最小有效性治疗”为手段,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兼顾对生命质量的保护以及对生活品质的维护,成为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制胜法宝”。

随着十九大“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大健康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成为大健康发展新定位,“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成为大健康发展新目标,无疑为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而当前世纪疫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深刻演变,则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方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加快“大健康”理念认知提升、探索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围绕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让“生命至上”的中华文明精神内核得到最大彰显,基于大健康4.0体系视角,主动开展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构建进行专题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大健康”理念认知与“大健康4.0体系”的逻辑理路

(一)“大健康”理念认知

理念的接受过程,实质上就是理念的认知过程。“大健康”理念认知,实际上是对传统“健康”理念的认知提升。目前,学术界对“大健康”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其概念内涵与外延还在建构发展过程中。

关于“健康”理念认知。健康属于人的基本需求,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条件,但对“健康”理念的认知,很长时期内都是一个关于人的身体问题的复杂概念、模糊概念;后来经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多次定义后,才较好地规范了“健康”理念的认知内涵,其中,第一次是年,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就在其章程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是身体不虚弱”;第二次是在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力”;第三次则是在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最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作为对“健康”理念认知的新尝试,笔者于年12月13日在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主办的首届“大数据与知识定制论坛”上,作了“健康4.0——健康大数据时代的中国机会”的学术报告(图1),首次提出了以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为“健康”内涵的“健康4.0”新理念,并在后来参与的吉林长春和云南西双版纳等相关大健康产业项目的规划与发展中得以应用落地。

关于“大健康”理念认知。“大健康”因其内涵太深,外延太广,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复杂系统的相关性,至今仍很难对其进行准确定义;“大健康”具有多元性理念特征,站在健康产业发展的角度,大健康产业除规模大之外,以健康概念为主导的产业融合是其主要特征;站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角度,大健康产业的第二个特点是科技含量增加,集中体现为健康服务过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以及健康大数据的管理和整合分析;站在健康理念的角度,大健康概念主要在健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上拓展,最终以人的身心自由和主观感受提升作为健康服务的实现标准。因此,“大健康”本质上不是一种简单的理念,还是表现为对多种理念特征的整合与融合,既有生活的常识,又有生存的理解;既有理性的思维,又有哲学的思想;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实践的成果;既是社会的,也是人类的,更是发展的、需求的、消费的多种理念总和。

(二)“大健康4.0体系”的逻辑理路

基于大健康的多元理念特征,要构建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大众认同的“大健康”理念体系实非易事,但也并非无章可循。为此,笔者在对“健康4.0”新理念进行多年探索与落地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后续相关的大健康产业课题研究,对“大健康4.0体系”进行了创新性探究,首次架构起由要素与归属支撑的“大健康4.0理念认知体系”(简称“大健康4.0体系”,图2)。

基于要素与归属支撑的大健康4.0体系

不难看出,“大健康4.0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理念认知存在着两条清晰的逻辑理路:一条是以文化、教育、观念、实践等为内涵的“健康要素”逻辑理路,另一条是以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为类别的“归属对象”逻辑理路。其中,大健康文化根源是其逻辑起点,大健康教育观体现了其逻辑继承,大健康观念取向是其逻辑主线,对大健康实践的科学回答是其逻辑展开,而实现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及相应的生存环境健康目标则是其逻辑归宿。通过厘清“健康要素”与“归属对象”的逻辑理路,并明确其要素层次或归属维度的内在要求,并通过合纵连横,使要素层次与归属维度之间,构建起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形成了逻辑清晰的全新“大健康”理念认知系统。“大健康4.0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推进对“大健康”理念的广泛认同与大众健康素养的认知提升,有助于民众更为主动地接受科学的健康指导和正确的健康消费,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系统构建

(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初步界定及发展特征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初步界定。基于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具有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的归属判断,同时结合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或者大健康产业是以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形成的健康产品制造业为支撑,健康服务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全产业链活动等概念认知,笔者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进行了初步界定,即“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秉持‘生命至上’核心理念,在传统中医药基础上,运用现代工业化方法和数字化技术,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中医药大健康产品和大健康服务,以满足多样化中医药大健康消费需求的新兴健康产业集群,并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特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完整产业链、缺乏顶层设计和区域规划、缺乏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等突出问题,并面临优质中药材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废弃物质排放多等资源和环境问题,同时其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群化、多元化水平也尚待得到提高,需要从市场经济机制和*府*策补贴机制两方面入手发力,以妥善解决其存在的相关发展问题。另外,在大健康产业视域下,中医药具有产业经济和健康公益两种特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同样具有产业经济特征和健康公益性特征;而准确把握其相应的发展特征与业态架构,将是有效落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一方面,可通过“中医药+”、“+中医药”等多种业态,加快中医医疗产业、中药产业、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中医药文化产业等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经济特征;另一方面,可通过发挥中医药“天人合一”、“身心一体”的整体观、“三因制宜”的个性化诊疗方法、“简、便、验、廉”的医疗健康特性、高质量的中药材和中医药绿色生态特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创意,以实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健康公益性特征。

(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系统构建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结构逻辑。发展模式是个系统论的概念,在其构建过程中需要清晰表达两重意思:第一,发展模式是一个由相关要素组成的整体,必须是一个结构,而不仅仅是某个单一的因素;第二,各组成要素之间必须有内在逻辑关系,能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们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建立一个从“道”到“艺”的有机性整体逻辑。为此,基于“健康要素”与“归属对象”两大逻辑理路,按照要素与归属次第,初步形成了建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结构逻辑思路:一是以文化作为逻辑起点,由易理(金木水火土)、哲理(仁义礼智信)与医理(心肝脾肺肾)各组成要素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进行深度融合,以形成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健康文化理论根源;二是以教育作为逻辑继承,从“仁心”与“仁术”教育内涵切入,牢固树立“守中道”、“思无邪”、“仁者寿”等大健康认知理念,以夯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大众健康素养;三是以观念作为逻辑主线,倡导“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等医学思想,不断“明其道”、“取其势”、“精其术”,以提升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专业水平;四是以实践作为逻辑展开,注重对大健康数据分析、大健康产品生产与大健康服务供给的全面协调和整体有序推进,选对与“未病”、“欲病”、“已病”相应的医治良方,顺应新时代“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客观趋势,以回答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时代之问;五是以目标作为逻辑归宿,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