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胡某宇自缢一事令人叹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079.html

2月2日上午,江西警方召开发布会,通报了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学生胡某宇失踪事件的最新情况。从胡某宇失踪到被发现的多天以来,关于他的任何消息都揪着人们的心。

警方在发布会上通报:胡某宇系自缢死亡,录音笔中音频表达自杀意愿。

这场悲剧,让大家唏嘘不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引人深思。

图虫创意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出。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孩子的心理问题有哪些预警信号?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老师和家长又该怎么办?

在国内第一波新冠疫情封控期间,北京大学等四个单位联合开展了一项研究,对全国21个省和自治区的名12-18岁中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进行调查。研究人员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问卷调查,评估这些中学生在疫情封控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有43.7%的学生出现了抑郁症症状,37.4%出现了焦虑症状,同时出现了抑郁症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比例则为31.3%。

疫情及其各种连锁反应对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会发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同一场疫情面前,不同孩子的反应会不一样呢?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他说这句话是指投资中必然会遇到风险,只有依靠真正高水平的投资而不只是靠运气才能躲过风险,不被风险击垮,才能在投资道路上走得长远。其实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生活中必然会遇到疾病和意外伤害,只有依靠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扛过疾病和意外伤害,才能活得久。心理也是如此。生活中必然会遇到逆境和艰难环境,只有依靠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扛过这些“糟心事”,否则就会出现无法应对现实的心理问题。

我认识一个孩子,在新冠疫情期间升入中学。在小学阶段,这个孩子学习上表现得很自觉、有好胜心,但到了中学,孩子成绩下滑,然后好像突然就失去了学习动力,对成绩的态度变得无所谓。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也让孩子感到厌倦和无聊,转而沉迷手机里的社交和游戏,没有学校的环境,缺少老师和家长的有效监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出现问题。这就是典型的在心理上一直处于“裸泳”的孩子。之前靠父母的外在督促、推动,孩子的表现得很好,但其实并没有建立起内在的心理能力,所以一旦遇到逆境或进入需要依靠自己的青春期,就会因无法应对成长和生活的要求而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

所以,虽然疫情无情,但它也提醒我们,增强孩子面对不利环境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孩子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裸泳”。

图虫创意

那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心理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呢?发展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心理发展的规律,希望发现构成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以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打击和逆境。比如,埃里克森提出人生必须解决的八大冲突以及它们出现的顺序;德威克教授发现了成长型思维对心理韧性的重要作用……

综合这些发现和理论,我们就能发现其中最本质的几个要素。它们是强大的心理素质不可缺少的:情绪处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自信、意义感。

情绪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面对打击和逆境的第一重心理防线。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有情绪问题的孩子。他是班里的班干部,一直非常尽心地为班级服务,但一次因为老师的失误,他被同学严重误解。他因此心理上非常过不去,学习和生活都很受影响。当我问他:“你有什么感觉?”时,看得出来他在用心思考,但回答我的只有”为什么、凭什么“这样的话。后来,当我问他:”同学这样说你,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的时候,他一下子顿住了,然后眼眶红了。之后他紧绷的身体和神经松弛下来,开始真正面对这件事。我们一起分析老师和同学的内心想法,一起找到好几种解决的方法。他发现其实事情并非像他之前想象的那样可怕和艰难,他完全有能力和方法去很好地解决。

情绪感受是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最迅捷途径,如果这个途径不通畅,人就无法很好地适应环境,那当面对打击和逆境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这个孩子就是因为无法跟自己的感受建立联系,同时也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在遇到打击时被卡住。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不重视培养孩子意识和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也不给孩子靠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就会导致孩子在这些能力上的欠缺。那么,当遇到打击和逆境的时候就容易像那个孩子一样被卡住,进而出现心理问题。

面对打击和逆境的第二重心理防线是自信和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当面对比较大的打击和逆境时,情绪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可能会暂时被击穿,那么这时我们就需要依靠对自己和他人的信心稳住自己,也就是自信和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在上面那个孩子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当学习一帆风顺的时候,孩子表现很好,但当学习遇到挫折,孩子就认为自己无法再学好,导致在行为上轻易放弃不再努力。同时,孩子也没有向老师或父母或同学求助,寻求解决方法。

面对打击和逆境的第三重心理防线就是意义感。

当前面两道心理防线被击穿,人的意义感就成为最后一个防线,它可以说是人最牢固的一重心理防线。对机器来说,只需要知道“我该怎么做”,但对于人来说,还要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要找到意义感。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孩子中的“空心病”,这些孩子表面表现很好,但他们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甚至有自杀倾向。这些孩子在打击和逆境面前不堪一击,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奋力向前”。与此相反,有些人在极大的打击和逆境中能依靠自己的希望和意志力挺过去。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二战中跟全家一起被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气室,他自己也受尽了饥饿、疾病、虐待、死亡威胁等非人待遇,而且看尽了失去人性的各种表现。但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他相信“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后来,他写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感动和启蒙了成千上万的人,并且他开创了意义治疗,帮助了很多在打击和逆境中挣扎的人们。他的人生正如尼采的名言“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那么怎么帮助孩子培养意义感呢?意义感必须要依托大于自我的东西。所以,与其给孩子讲“学习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他们无法真正理解的道理,还不如让孩子中积累足够的生活经历,从中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鼓励他们保持自己的理想,帮助他们慢慢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图虫创意

为父母者为子女计之深远。如果通过这次疫情,父母们能更加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那也是算是因祸得福了。

作者

王琳美国田纳西大学教育学硕士主攻儿童与家庭研究

审核

唐义诚心理科普中心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版权图库的图片,不授权转载。

你可能还想看

“老好人”是一种病,正在悄悄毁掉你的人生

为什么买买买让你快乐?——“包”治百病背后的奥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