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知识小课堂罗森塔尔效应教育工作 [复制链接]

1#

罗森塔尔效应源自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在某个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了一个“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把“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但是名单其实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测验的结果发现,这批学生的成绩整体有了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非常正面的评价。因此,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其实这个效应有个更出名的名字,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

如何看待罗森塔尔效应?其实这种这是一种心理效应,需要正确认知和使用。

首先,如果教师对某些偏爱的学生会抱有较高期望,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学生也会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品行,继而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

其次,注意,过分的夸奖也会让学生有误解和认知,即现在的一个流行词“捧杀”。表面上看,罗森塔尔效应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期待所引发的,这也由此造成一些人片面夸大教师的爱和期待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甚至有学者提出期待和爱是教育的全部。如此,则不仅把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单化了,而且极有可能因此而轻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弱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无论是教师或者家长,都必须把握好这个尺度。而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或者孩子,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家长和老师的期待也应该有区别反应,对于一味的太高自己或一直贬低自己的评价有自己的判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