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心理学的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既研究动物的心理,又研究人的心理,后者是主要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一)心理过程(动态)
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口诀:感知寄相思)
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二)个性心理(较稳)
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三)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联系
心理过程形成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制约心理过程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
(2)神经元的类型: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2.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额叶:运动区
顶叶:躯体感觉区
枕叶:视觉区
颞叶:听觉区
(2)周围神经系统
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髓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
无条件反射:先天,无意识本能行为,比如吃梅生津
条件反射:后天
(1)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人和动物共有,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比如望梅生津
(2)第二信号系统活动:人类独有,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比如闻梅生津,谈虎色变
(三)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比如学习时兴奋,睡眠时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比如好消息在兴奋点扩散,会令人手舞足蹈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同时性诱导
相继性诱导:相继正诱导,比如从睡眠到醒来;相继负诱导,比如第一天熬夜,
第二天会无精打采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比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亚里士多德的《论灵*》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二)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从此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一)三大“意识”
1.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
研究主张: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
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士和杜威
研究主张:研究意识流
3.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研究主张:研究意识的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二)三大“势力”
行为主义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代表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研究主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2.精神分析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研究主张:研究异常行为和无意识
3.人本主义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研究主张:人性本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一个“认知”
现代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奈塞尔,皮亚杰,加涅
研究主张:信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