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超职教育丨每年必考的心理学知识点最好
TUhjnbcbe - 2022/11/13 19:47:00
北京医院皮炎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11/9052771.html

心理学的英语词汇“Psychology”源于古希腊语“心灵或精神解说”之意。

心理学涵盖的内容虽然较多,但也不是杂乱无章的,掌握好知识体系,在脑海中搭建好思维导图,再去抓一些必考点、易错点,一次性通过考试并不是难事。

熟记下面这些考点,能够帮助你快速熟悉心理学体系,对于考试或者是今后的学习都有帮助,建议分享收藏!

1.

普通心理学

脑结构:脑在人的神经系统中是最重要的部分,复杂的心理活动都与脑密切相关,语言区位于大脑左半球,由较广泛的区域组成。当大脑左半球受损时,会出现全身或右半部身体麻痹以及丧失使用语言的能力。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叶上方枕叶附近,其功能是理解口头语言;视觉语言中枢位于顶枕叶交界处,其功能是理解书面语言;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其功能是书写文字。当语言区受损,会造成各种类型的失语症,例如:听觉失语症或运动性失语症等。

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即感官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高,感受性越弱;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强。

两者关系可以表示为:E=1/R

式中E——绝对感受性R——绝对感觉阈限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知觉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的特点。

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处理方式的不同,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根据思维的内容,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程度,把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除心理学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乃至哲学等学科都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个体两个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Hovland,C.)等人曾提出过一个

态度转变

的模型,发生在接收者身上的态度转变,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要素。

一是传递者。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人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

二是沟通信息。态度转变是接收者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外在的信息存在差异后发生的。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的最直接原因。

三是接收者,也是态度转变的主体。一切说服的努力,只有为态度主体所接受,才能发挥作用。

四是情境。沟通和说服是在一定的背景中进行的,个体所处的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的特点如下:

第一,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个体想象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

第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第三,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是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

根据行为是否从众以及行为与内在判断是否一致,

从众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真从众

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这是一种表里一致的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

(二)权宜从众

个体的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压力,暂时在行为上附和群体的要求。

(三)反从众

个体的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愤时,作为领导也受到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特点

如下:

第一,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

第二,爱情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第三,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第四,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

第五,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判断。

3发展心理学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个体心理是由各种心理过程和现象有机联系的整体。

心理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理解心理发展的整体性需要把握

两个要点:

其一,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它不等同于各种心理现象特征相加的集合;

其二,心理的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受人类社会环境制约,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及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语言符号的运用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体现。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就是活动。心理发展不能简单地以先天排定的发展程序展开,也不能机械地归结为由后天环境所决定。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内化是一种过程,内化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转化过程,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和超越化。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等方面。

4

异常心理学

心理异常(mentaldeviant)是指个体某个时段或长期内部心理活动失调和外部社会适应不良且已影响或损害社会功能的心理状态。

多疑:是指神经过敏、疑神疑*的人格缺陷的表现

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

偏执:是指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的人格缺陷的表现。

无端烦恼:是指无缘无故烦躁苦恼的消极情绪。

消沉:是指心灰意冷、沮丧颓唐的消极情绪。

孤僻:是指孤寡怪癖而不合群的人格缺陷的表现

攻击性:是指对他人有意挑衅、打击,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具有侵犯性的心理倾向和行为的人格缺陷的表现

狂热:是指对某一活动、人物、事物等表现出盲目的、过度的、不合情理的热衷的消极情绪。

心理疲劳:是指因心理原因而非生理躯体原因导致的无精打采、精力不济等精神疲乏的心理机能的消极状态。

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中较为常见的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恋物症、厌食症、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

5

心理测量学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该定义包括三个元素,即事物、数字和法则。

关于心理测验,人们对其毁誉不一。其主要原因是对它缺乏客观的态度。不客观的态度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认为测验完美无缺,二是认为测验无用且有害。(MMPI韦氏智力测试,SCL-90或者EPQ与SAS,SDS的组合题。)

信度是指同一受测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如果一个测验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几次测量的分数大体相同,便说明此测验的性能稳定,信度高;反之,几次测量的分数相差悬殊,便说明此测验的性能不稳,信度低。

6

咨询心理学

一、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

二、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三、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

四、理性情绪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五、沟通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六、现实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七、森田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咨询心理学的理论从初期主要选用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与经验总结,逐渐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技能与方法。最初,它的理论模式主要为职业咨询模式;当前,已发展成为决策模式与社会影响模式。

决策模式是指在教育、社会生活与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决策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又与问题解决紧密配合,并突出认知的成分;社会影响模式由斯特朗率先提出,它的产生对当今咨询心理学的发展很有影响。

1
查看完整版本: 超职教育丨每年必考的心理学知识点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