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心理学可揭示心理运作规律,任何人的行为,
TUhjnbcbe - 2022/11/13 19:45: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心理学就是鸡汤吗?心理学实际上是为了揭示心理运作规律的一门学问。自从弗洛伊德将心理学这个概念引入到大众的视野,至今已经有多年的时间了。每个人时间都必须要对自己的心理以及别人的心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不被表象所蒙蔽,看穿所有人类行为下的心理本质,因为任何一个人的行为,它都是有内在的心理驱动。

在《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小时候跟小伙伴在游玩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一棵李子树,树上的果实磊磊把树枝都压弯了。小伙伴纷纷去摘李子吃,只有他不为所动。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长在路边的李子树肯定是苦的。(原文:“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果然那些摘了李子吃的小伙伴后悔不迭。因为王戎有着透过表象看穿事物本质的能力,就是认知的能力,这也是学习心理学的目的。

心理学可以说是唯心主义,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唯心主义因为其不客观性被人所鄙薄,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所谓的科学是极端的唯物主义,神学是极端的唯心主义,就像圣经《创世纪》里面提到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也就是说唯心主义会跟唯物主义相互转化,如果对量子力学有所了解的人就会知道,通过电子双缝干涉实验验证光子的二元性,也就是说一个光子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就好比一个人他可以同时出现在上海和广州,这跟观测者的观测状态相关,当你看它的时候就会改变他们存在的状态,这恰恰契合了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或者王阳明说:心无外物。在唯物主义者的世界观里,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存在。

而且在理论物理学里面弦理论也能够说明这种观点,在庄子《天下篇》有这么一个哲学问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好比说用一张一厘米的纸,每次都截取其中一半,一辈子也无法取完!我们知道当物质无限细分,可以发现构成的单元是分子、原子、电子、光子、中微子,再往下分就是所谓的弦,因为弦的不同振动频率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

如果说桌子之所以成为桌子,在于组成桌子的物质拥有共同频率的弦,这感觉更像是哲学问题,不像是我们认知到的物理问题,心理学正是脱胎于哲学,它是寻找人存在的价值,如果说科学是理性的,是一堆无趣冰冷的数字跟实验,那么哲学就是感性的,是一群激情澎湃人更炽热的心,德国哲学家康德(年—年)认为要把认知的感性与知识的理性结合起来,帮助我们看清世界万象的本质。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学可揭示心理运作规律,任何人的行为,